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 言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 | 第8-14页 |
·教材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 第17-27页 |
·物理素质教育论 | 第17-19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页 |
·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第19-23页 |
·教材评价的基本理念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新旧中职物理大纲的比较研究 | 第27-43页 |
·大纲的结构框架 | 第27-28页 |
·课程教学目标 | 第28-29页 |
·教学内容架构 | 第29-31页 |
·知识内容和要求 | 第31-35页 |
·学生实验 | 第35-37页 |
·说明 | 第37-38页 |
·新大纲增加的内容——考核与评价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教材呈现内容与形式的比较研究 | 第43-105页 |
·知识内容 | 第43-56页 |
·实验 | 第56-64页 |
·图片 | 第64-69页 |
·栏目 | 第69-77页 |
·习题 | 第77-81页 |
·版面设计与编排 | 第81-85页 |
·教参教辅 | 第85-95页 |
·教材弹性 | 第95-100页 |
·小结 | 第100-105页 |
第五章 教材特点与特色的比较研究 | 第105-143页 |
·指导思想 | 第105-108页 |
·可教性 | 第108-112页 |
·可读性 | 第112-119页 |
·STSE 教育与人文教育 | 第119-125页 |
·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125-129页 |
·能力与方法培养 | 第129-139页 |
·小结 | 第139-14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43-149页 |
·结 论 | 第143-144页 |
·建 议 | 第144-14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52-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