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3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1.1 荧光的一些概念 | 第11-13页 |
1.1.1 荧光的发现 | 第11页 |
1.1.2 荧光量子产率 | 第11页 |
1.1.3 斯托克斯位移 | 第11页 |
1.1.4 分子荧光产生的机理 | 第11-12页 |
1.1.5 荧光和磷光的区别 | 第12-13页 |
1.2 共轭高分子的合成机理 | 第13-16页 |
1.2.1 Sonogashira耦合反应的机理 | 第13-14页 |
1.2.2 Suzuki耦合反应的机理 | 第14-15页 |
1.2.3 Heck耦合反应的机理 | 第15-16页 |
1.3 各类发光共轭高分子介绍 | 第16-27页 |
1.3.1 硼发光共轭高分子 | 第17-23页 |
1.3.1.1 BODIPY类硼发光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1.2 二酮硼络合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3.2 共轭聚乙炔类高分子 | 第23-24页 |
1.3.3 聚噻吩类共轭高分子 | 第24-26页 |
1.3.4 聚芴类共轭高分子 | 第26-27页 |
1.3.5 其他类型共轭发光高分子 | 第27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27-28页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二章 基于β-ketoiminate的新型手性硼杂化高分子的荧光性能研究 | 第33-53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9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2.2.2 化合路线 | 第35页 |
2.2.3 高分子及单体的合成 | 第35-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2.3.1 手性高分子P-1和P-2的结构与表征 | 第39-40页 |
2.3.2 高分子的光学性质 | 第40-43页 |
2.3.3 圆二色谱(CD)和圆偏振荧光(CPL) | 第43-46页 |
2.3.4 高分子P-1和P-2的电化学测试 | 第46-47页 |
2.3.5 高分子P-1和P-2的理论计算 | 第47-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第三章 基于2,4,6-三苯基吡啶的新型共轭发光高分子的荧光性能研究 | 第53-70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60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3.2.2 合成路线 | 第55页 |
3.2.3 高分子及单体的合成 | 第55-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3.3.1 共轭高分子P-1,P-2和P-3的结构与表征 | 第60-62页 |
3.3.2 高分子的光学性质 | 第62-63页 |
3.3.3 高分子P-1,P-2和P-3的电化学测试 | 第63-65页 |
3.3.4 高分子P-1,P-2和P-3的理论计算 | 第65-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 第71-81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