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研究--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1 关于金融脱媒内涵的研究第12-13页
        1.3.2 关于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第13-14页
        1.3.3 关于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的研究第14-15页
        1.3.4 简要述评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页
    1.6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16-17页
    1.7 论文的主要结构第17页
    1.8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金融脱媒在我国的表现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第18-30页
    2.1 金融脱媒在我国的现实表现第18-23页
        2.1.1 危机前我国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第18页
        2.1.2 危机后我国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第18-23页
    2.2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第23-28页
        2.2.1 对商业银行负债的影响第23-24页
        2.2.2 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第24-25页
        2.2.3 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第25-27页
        2.2.4 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以兴业银行为例第30-36页
    3.1 兴业银行采取的转型策略第31-35页
        3.1.1 快速发展同业业务,做大同业业务规模第31页
        3.1.2 加强发展资产托管业务,资产托管规模快速增长第31-33页
        3.1.3 投资银行业务迅速发展,主承销规模市场份额蝉联第一第33页
        3.1.4 拥抱“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初步形成第33-34页
        3.1.5 向全牌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演进,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第34-35页
    3.2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兴业银行转型策略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36-45页
    4.1 兴业银行转型策略的绩效-资产收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第36-37页
    4.2 兴业银行转型策略的有效性检验第37-43页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第37页
        4.2.2 解释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第37-38页
        4.2.3 实证检验的主要步骤第38-43页
    4.3 实证结论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45-49页
    5.1 对商业银行第45-47页
        5.1.1 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传统银行业务质量第45-46页
        5.1.2 加速金融创新,加大发展“轻资本,高效率”业务第46页
        5.1.3 加快发展金融互联网,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第46页
        5.1.4 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向综合金融集团迈进第46-47页
        5.1.5 提升中后台集中运作与管理水平,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第47页
    5.2 对监管当局第47-48页
        5.2.1 加强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监控第47页
        5.2.2 注重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第47-48页
        5.2.3 一行三会加强合作第48页
    5.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件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摩托车车身反求设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面向电力物资多阶段迭代采购的供应商动态选择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