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2.1 银行间市场风险的内部传染第13-16页
        1.2.2 银行间市场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第16-18页
    1.3 本文的结构和创新之处第18-20页
        1.3.1 文章的结构第18-19页
        1.3.2 创新及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传染的理论研究第20-28页
    2.1 银行业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界定第20-21页
    2.2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传染途径第21-24页
        2.2.1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在同业拆借市场的传染途径第21-22页
        2.2.2 银行流动性的跨市场冲击途径第22-24页
    2.3 关于风险传染的实证方法第24-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银行流动性风险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传染分析第28-36页
    3.1 模型说明第28-31页
    3.2 基本算法第31-32页
    3.3 实证分析第32-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跨市场冲击的实证分析第36-45页
    4.1 模型说明第36页
    4.2 变量选取第36-37页
    4.3 实证分析第37-43页
        4.3.1 Johansen协整检验第37-38页
        4.3.2 描述性统计第38-39页
        4.3.3 ADF平稳性检验第39-40页
        4.3.4 冲击反应分析第40-43页
        4.3.5 方差分解第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基于防范银行业风险传染的政策建议第45-49页
    5.1 政策建议第45-48页
        5.1.1 构建跨市场风险预警体系第45页
        5.1.2 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第45-46页
        5.1.3 加强对跨市场业务的监管第46页
        5.1.4 提升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第46-47页
        5.1.5 重点对大型银行进行风险防范第47-48页
        5.1.6 继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第48页
    5.2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件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累积效应与资产定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东部地区工业对外开放对其就业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