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料无机化学改性微细结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土壤周化剂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岩土体微细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离散元颗粒流模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试验内容 | 第18-28页 |
2.1 土样的工程地质性质 | 第18-20页 |
2.1.1 苏北地区区域粉土地质成因 | 第18页 |
2.1.2 试验土样的基本性质 | 第18-19页 |
2.1.3 试验土样的矿物组成 | 第19-20页 |
2.2 试验内容 | 第20-26页 |
2.2.1 试样制备与养护 | 第20-21页 |
2.2.2 加州承载比试验 | 第21-22页 |
2.2.3 固结不排水试验 | 第22-23页 |
2.2.4 X射线衍射试验 | 第23-24页 |
2.2.5 CT扫描试验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改性土宏观力学试验研究 | 第28-36页 |
3.1 加州承载比试验 | 第28-30页 |
3.1.1 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3.1.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2 固结不排水试验 | 第30-35页 |
3.2.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30-32页 |
3.2.2 抗剪强度指标分析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改性土微细结构研究 | 第36-52页 |
4.1 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 | 第36-39页 |
4.1.1 XRD试验结果 | 第36-38页 |
4.1.2 无机化学改性机理 | 第38-39页 |
4.2 CT扫描试验研究 | 第39-51页 |
4.2.1 Matlab图像处理介绍 | 第40页 |
4.2.2 CT图像获取 | 第40-42页 |
4.2.3 CT图像增强 | 第42-43页 |
4.2.4 CT图像分割 | 第43-45页 |
4.2.5 图像细观参数统计 | 第45-49页 |
4.2.6 图像细观参数与CBR值关系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改性土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 第52-72页 |
5.1 颗粒流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第52-56页 |
5.1.1 颗粒流程序介绍 | 第52-53页 |
5.1.2 颗粒流程序基本物理模型 | 第53-54页 |
5.1.3 颗粒流接触模型 | 第54-56页 |
5.2 改性土样双轴试验模拟 | 第56-62页 |
5.2.1 双轴试验数值模拟建模流程 | 第56-57页 |
5.2.2 结合CT图像生成颗粒模型 | 第57-58页 |
5.2.3 伺服控制与加载系统 | 第58-59页 |
5.2.4 细观参数的选择 | 第59-61页 |
5.2.5 颗粒细观参数与图像参数的关系 | 第61-62页 |
5.3 改性土样加州承载比模拟 | 第62-67页 |
5.3.1 颗粒模型的生成 | 第62-63页 |
5.3.2 伺服机制与加载系统 | 第63-64页 |
5.3.3 承载比试验模拟结果 | 第64-66页 |
5.3.4 承载比模拟细观机制 | 第66-67页 |
5.4 颗粒细观参数对于模型CBR值的影响 | 第67-71页 |
5.4.1 摩擦系数 | 第67-68页 |
5.4.2 黏结强度 | 第68-70页 |
5.4.3 接触刚度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