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液化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液化机理 | 第10-11页 |
1.3 土抗液化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11页 |
1.4 国内外地震液化震害 | 第11-15页 |
1.5 国内外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新疆巴楚地震概况 | 第18-29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新疆巴楚—伽师地震介绍 | 第18-20页 |
2.3 巴楚地震液化背景 | 第20-22页 |
2.4 巴楚地区地质分析 | 第22-23页 |
2.5 巴楚地震液化特点 | 第23-24页 |
2.6 巴楚地震典型液化震害 | 第24-28页 |
2.6.1 公路、桥梁 | 第24-25页 |
2.6.2 不均匀沉降 | 第25页 |
2.6.3 农田破坏 | 第25-27页 |
2.6.4 水利设施 | 第27页 |
2.6.5 学校 | 第27-28页 |
2.7 与唐山地震液化特征比较 | 第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抗震规范液化判别方法介绍 | 第29-46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我国抗震规范液化判别的发展历程 | 第29-32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32-40页 |
3.3.1 抗震规范液化判别公式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3.3.2 标准贯入击数分析与比较 | 第33-36页 |
3.3.3 土层地下水位分析与比较 | 第36-38页 |
3.3.4 土层埋深分析与比较 | 第38-40页 |
3.4 抗震规范回判分析 | 第40-43页 |
3.5 抗震规范误判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砂土相对密度与剪切波速关系研究 | 第46-5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土的密实程度与抗液化能力的关系 | 第46-47页 |
4.3 试验原理 | 第47-49页 |
4.4 试验仪器 | 第49页 |
4.5 试验步骤与结果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关系的研究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国内不同地区土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的关系 | 第54-57页 |
5.3 建立巴楚地区N_(63.5)~V_s回归模型 | 第57-66页 |
5.3.1 新疆巴楚地区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数据来源 | 第57-60页 |
5.3.2 新疆巴楚地区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5.3.3 建立巴楚地区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关系回归模型 | 第61-63页 |
5.3.4 巴楚地区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击数关系回归模型的检验 | 第63-66页 |
5.4 巴楚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V_s~N_(63.5)关系比较 | 第66-67页 |
5.5 对于国标液化判别区域化修正的思考 | 第67-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4页 |
6.1 主要成果 | 第71-7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