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及成果 | 第9-10页 |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0-12页 |
第2章 颠覆性创新型企业 | 第12-23页 |
·索洛增长模型、熊彼特和“颠覆性创新” | 第12-14页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 第12-13页 |
·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4]与内生增长理论 | 第13-14页 |
·熊彼特和“颠覆性创新” | 第14页 |
·“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演进 | 第14-17页 |
·“颠覆性(disruptive ) ” vs “维持性(sustainable)” | 第17-18页 |
·“颠覆性创新”的定义 | 第18-19页 |
·“颠覆性创新”的可预判性 | 第19-20页 |
·“颠覆性创新”的成败点 | 第20-23页 |
第3章 “颠覆性创新”价值投资 | 第23-33页 |
·价值投资的定义与起源 | 第23-25页 |
·价值投资的定义 | 第23-24页 |
·价值投资的起源 | 第24-25页 |
·价值投资的理论与发展 | 第25-30页 |
·本杰明格雷厄姆——数量分析、低风险、低价股 | 第25-26页 |
·约翰布尔威廉姆斯——内在价值、贴现现金流、估值模型 | 第26页 |
·菲利普费雪——高风险、质量分析、成长股 | 第26-28页 |
·沃伦巴菲特——成长价值投资:85%格雷厄姆、15%费雪 | 第28页 |
·查理芒格——成长价值投资:格子理论、护城河 | 第28-29页 |
·彼得林奇——成长价值选股 | 第29-30页 |
·其他因子考虑——市值 | 第30页 |
·因子有效性的绩效衡量 | 第30-31页 |
·夏普比率 | 第30-31页 |
·信息比率 | 第31页 |
·投资策略:价值 vs 成长价值 vs 颠覆性创新 | 第31-33页 |
第4章 建立“颠覆性创新型”选股体系的尝试 | 第33-55页 |
·多因子选股模型 | 第33-34页 |
·研究思路 | 第34-42页 |
·研究框架 | 第34页 |
·股票池的建立 | 第34-35页 |
·因子选取 | 第35-42页 |
·数据处理说明 | 第42页 |
·主要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55页 |
·单因子有效性分析 | 第42-52页 |
·多因子模型的尝试 | 第52-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后续建议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后续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