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 第15-22页 |
2.1 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及COSO框架概述 | 第15-16页 |
2.1.1 COSO框架 | 第15页 |
2.1.2 COSO整体框架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 第15-16页 |
2.2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特点 | 第16-17页 |
2.3 国外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17-22页 |
2.3.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17-19页 |
2.3.2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19-20页 |
2.3.3 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第20-22页 |
第3章 Y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34页 |
3.1 Y公司概况 | 第22-24页 |
3.2 Y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过程简介 | 第24-32页 |
3.2.1 构建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页 |
3.2.2 构建Y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3.2.3 Y公司各层级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 第26-29页 |
3.2.4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内部控制的评价值 | 第29-32页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第4章 Y公司内部控制COSO框架五要素问题分析 | 第34-41页 |
4.1 控制环境有待优化 | 第34-35页 |
4.1.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 第34-35页 |
4.1.2 部分机构和岗位设置不合理 | 第35页 |
4.1.3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加强 | 第35页 |
4.2 风险评估存在问题 | 第35-37页 |
4.2.1 风险评估滞后 | 第36页 |
4.2.2 风险识别手段不足 | 第36页 |
4.2.3 缺乏系统的风险分析评估方法 | 第36-37页 |
4.3 控制活动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4.4 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4.4.1 信息利用效率不高 | 第38页 |
4.4.2 传递渠道不畅 | 第38-39页 |
4.5 监督存在问题 | 第39-41页 |
4.5.1 日常业务监督检查缺位 | 第39-40页 |
4.5.2 重绩效考评指标、轻业务合规控制 | 第40-41页 |
第5章 完善Y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 第41-54页 |
5.1 改善内控环境 | 第41-43页 |
5.1.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 第41-42页 |
5.1.2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 第42-43页 |
5.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第43-44页 |
5.2.1 确立风险评估制度 | 第43页 |
5.2.2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 第43页 |
5.2.3 运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手段、提高风险分析能力 | 第43-44页 |
5.3 运行有效的控制活动 | 第44-46页 |
5.3.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4-45页 |
5.3.2 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 第45页 |
5.3.3 保证内部控制的强制性 | 第45-46页 |
5.3.4 合理分配事权与控制权 | 第46页 |
5.4 健全信息与沟通机制 | 第46-49页 |
5.4.1 建设高效的信息系统 | 第47-48页 |
5.4.2 构建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 | 第48-49页 |
5.5 加强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5.5.1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 第49页 |
5.5.2 建立日常业务自控制度 | 第49页 |
5.5.3 改善审计监督效果 | 第49-50页 |
5.5.4 改进绩效考评方式 | 第50页 |
5.6 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50-5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