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汉英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5-26页 |
1.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15-19页 |
1.1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病名的认识 | 第15-16页 |
1.2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17页 |
1.3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第17-19页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2.1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及危险因素 | 第19-20页 |
2.2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20-23页 |
2.3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6-41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26页 |
1.3 实验试剂盒 | 第26页 |
1.4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1 动物模型制备 | 第27页 |
2.2 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 | 第27页 |
2.3 心脏超声检查方法 | 第27页 |
2.4 动物取材方法 | 第27-28页 |
2.5 三磷酸腺苷(ATP)的检测 | 第28页 |
2.6 一氧化氮(NO)的检测 | 第28-29页 |
2.7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检测 | 第29-30页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6页 |
3.1 建模后两组大鼠心脏超声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3.2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心脏超声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3.3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TP含量比较 | 第32-33页 |
3.4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比较 | 第33-34页 |
3.5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中iNOS活力的比较 | 第34-35页 |
3.6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39页 |
4.1 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36-37页 |
4.2 养心2号方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37-39页 |
5.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