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群众文化事业论文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第7-8页
        1.1.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后第7页
        1.1.2 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第7页
        1.1.3 我国政府关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第7-8页
        1.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创新之举——农村文化礼堂第8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3.1 国外对农村文化礼堂的研究第9页
        1.3.2 国内对农村文化礼堂的研究第9-11页
    1.4 研究方案第11-13页
        1.4.1 研究目标第11页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3 技术路线第12-13页
2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第13-16页
    2.1 理论基础第13-14页
        2.1.1 文化第13页
        2.1.2 公共文化第13页
        2.1.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13-14页
        2.1.4 农村文化礼堂第14页
    2.2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现实意义第14-16页
        2.2.1 改善我国农村文化发展长期处于弱势的局面第14页
        2.2.2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14-15页
        2.2.3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第15页
        2.2.4 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15-16页
3 平阳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状和成效第16-23页
    3.1 平阳县情况简介第16页
    3.2 平阳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状和成效第16-19页
    3.3 平阳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特色第19-23页
        3.3.1 注重挖掘地域特色历史传统文化第19-20页
        3.3.2 推行大学生村官驻堂制度第20-21页
        3.3.3 注重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第21-23页
4 平阳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3-33页
    4.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4.2 原因分析第27-33页
        4.2.1 政府对文化礼堂的功能定位与村民期望存在偏差第27-28页
        4.2.2 建设资金和运转经费难以保障第28-29页
        4.2.3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第29-30页
        4.2.4 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第30页
        4.2.5“重经济、轻文化”的传统思想尚未改变第30-31页
        4.2.6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短视行为第31-32页
        4.2.7 农村文化人才缺乏第32-33页
5 提升平阳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效的对策第33-41页
    5.1 明确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村民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第33-34页
        5.1.1 保留文化礼堂的祭祀功能第33页
        5.1.2 突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第33-34页
    5.2 农村文化礼堂物质文化建设第34-37页
        5.2.1 因地制宜确定主体风格,打造“一村一品”第35页
        5.2.2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资源整合第35-36页
        5.2.3 加大财政投入,扩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第36-37页
            5.2.3.1 构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政府投资的制度体系第36页
            5.2.3.2 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市场化筹资渠道第36页
            5.2.3.3 适度鼓励社会对农村文化礼堂的捐赠第36-37页
    5.3 农村文化礼堂软件文化建设第37-41页
        5.3.1 不断完善农村文化礼堂长效运行机制第37-38页
        5.3.2“送”“种”结合,重视内部文化土壤的培育第38-39页
        5.3.3 农村文化礼堂文化活动的开展需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第39-41页
6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平阳县农村文化礼堂调查问卷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中小企业联保贷款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浙江农民市民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