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感知的恩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0-13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11-13页 |
2.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综述 | 第13-15页 |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第13页 |
2.1.2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3. 恩施州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 第18-29页 |
3.1 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18-20页 |
3.1.1 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地理基础 | 第18页 |
3.1.2 恩施州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 | 第18-20页 |
3.2 恩施州旅游发展的进程和现状 | 第20-24页 |
3.2.1 恩施州旅游业发展进程 | 第20-22页 |
3.2.2 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3 恩施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 第24-27页 |
3.3.1 恩施州地区发展的优势 | 第24-26页 |
3.3.2 恩施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26-27页 |
3.4 恩施州旅游可持续发展出现的问题 | 第27-29页 |
3.4.1 生态环保意识匮乏 | 第27页 |
3.4.2 管理规划体制问题 | 第27页 |
3.4.3 景区开发问题 | 第27-29页 |
4. 恩施州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29-37页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0页 |
4.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第30页 |
4.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0-34页 |
4.4 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4.4.1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35页 |
4.4.2 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35页 |
4.4.3 环境可持续发展 | 第35-36页 |
4.4.4 政策可持续发展 | 第36-37页 |
5. 恩施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第37-46页 |
5.1 树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 第37-38页 |
5.1.1 树立正确的旅游发展观 | 第37页 |
5.1.2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及宣传力度 | 第37-38页 |
5.2 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5.2.1 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 第38页 |
5.2.2 制定区域性的整体规划 | 第38-39页 |
5.2.3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 第39页 |
5.2.4 合理调控旅游人数规模 | 第39页 |
5.3 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策略 | 第39-40页 |
5.3.1 促进产品结构的多样化 | 第39-40页 |
5.3.2 完善投资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第40页 |
5.4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 | 第40-46页 |
5.4.1 错位开发恩施地区同质旅游资源 | 第40-41页 |
5.4.2 发展特色精品旅游产品 | 第41-42页 |
5.4.3 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 第42-43页 |
5.4.4 纵深开发人文旅游资源 | 第43页 |
5.4.5 引导本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 | 第43-44页 |
5.4.6 加强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第44页 |
5.4.7 整合开发恩施地区和武陵边区区域资源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