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及专用名词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一、背景 | 第13-18页 |
(一) 艾滋病流行情况 | 第13-14页 |
(二) 艾滋病歧视情况 | 第14-16页 |
1. 国际相关就业权益保障政策 | 第15页 |
2. 我国相关就业权益保障政策 | 第15-16页 |
(三)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就业歧视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 艾滋病就业歧视 | 第16-17页 |
2. 艾滋病就业歧视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8-24页 |
(一) 研究设计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 现场调查 | 第18页 |
2. 文献检索与归纳 | 第18页 |
3. 专家咨询和论证 | 第18-19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 入选标准 | 第19页 |
3. 样本量估计 | 第19页 |
4. 就业歧视的定义 | 第19-20页 |
(四)调查现场 | 第20页 |
(五)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 第20-22页 |
1.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第20页 |
2. 现场调查 | 第20-21页 |
3. 数据整理分析 | 第21-22页 |
(六)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七) 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1. 设计阶段 | 第23页 |
2. 实施阶段 | 第23页 |
3. 资料录入和整理阶段 | 第23-24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4-39页 |
(一) 感染者和病人就业权益保障政策的梳理 | 第24-26页 |
1. 感染者和病人就业权益相关的保障政策 | 第24-25页 |
2. 对HIV感染者和病人就业的限制政策 | 第25-26页 |
(二) 现场调查结果 | 第26-39页 |
1. 全部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第26-31页 |
2. 调查对象就业相关情况 | 第31-36页 |
3. 就业歧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五、讨论 | 第39-48页 |
(一) 我国维护感染者和病人就业权益的主要政策内容 | 第39-42页 |
1. 保护就业权益的相关政策内容较为完善 | 第39页 |
2. 一些法律法规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传染病病人就业进行了限制 | 第39-41页 |
3. 我国现有感染者和病人就业保障政策仍需完善 | 第41-42页 |
(二) 消除歧视对艾滋病防治的开展有重大意义 | 第42-44页 |
(三) 男性感染者和病人在就业中更倾向于因为艾滋病而变换工作或放弃申请某些工作 | 第44页 |
(四) 文化程度高的感染者和病人更倾向于因为艾滋病而变换工作或放弃申请某些工作 | 第44-45页 |
(五) 经吸毒和男男性行为感染的感染者和病人更倾向于因为艾滋病而变换工作或放弃申请某些工作 | 第45-46页 |
(六) 40岁以下年龄组以及目前处于待业者,企业员工/个体户其在过去就业过程中更易遭受了就业歧视 | 第46-47页 |
(七) 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表:调查表 | 第52-53页 |
综述 | 第53-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