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肥效缓释型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生态环境材料及多孔生态混凝土概念的提出第14-15页
        1.2.2 多孔生态混凝土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3 多孔生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 创新点第20-21页
    1.5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原材料与测试方法第23-33页
    2.1 原材料第23-26页
        2.1.1 硫铝酸盐水泥第23-24页
        2.1.2 粗骨料第24页
        2.1.3 肥料第24-25页
        2.1.4 减水剂第25页
        2.1.5 缓凝剂第25页
        2.1.6 保水剂第25页
        2.1.7 草种第25页
        2.1.8 自然土、草炭土、蛭石第25-26页
    2.2 测试方法第26-33页
        2.2.1 水化热第26页
        2.2.2 水化产物组成第26页
        2.2.3 水泥硬化浆体孔结构第26页
        2.2.4 氮、磷释放特性第26-27页
        2.2.5 水泥净浆流动度第27页
        2.2.6 水泥凝结时间第27页
        2.2.7 抗压强度第27-28页
        2.2.8 碱度第28页
        2.2.9 孔隙率第28-29页
        2.2.10 透水系数第29-30页
        2.2.11 耐久性第30页
        2.2.12 吸水率第30-31页
        2.2.13 抗冲刷性能第31页
        2.2.14 发芽率第31-33页
第三章 肥料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第33-47页
    3.1 凝结时间第33-34页
    3.2 净浆流动度第34-35页
    3.3 抗压强度第35页
    3.4 水化放热速率及累积放热量第35-38页
    3.5 水化产物组成第38-41页
    3.6 孔径分布及孔隙率第41-42页
    3.7 硬化浆体N、P元素释放特性第42-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废旧混凝土骨料制备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第47-57页
    4.1 水灰比对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47-50页
        4.1.1 水灰比对孔隙率的影响第49-50页
        4.1.2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0页
        4.1.3 水灰比对透水系数的影响第50页
    4.2 骨胶比对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50-53页
        4.2.1 骨胶比对孔隙率的影响第50-52页
        4.2.2 骨胶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2页
        4.2.3 骨胶比对透水系数的影响第52-53页
    4.3 孔隙率—抗压强度相关性研究第53页
    4.4 孔隙率—连通孔隙率相关性研究第53-54页
    4.5 连通孔隙率—透水系数相关性研究第54页
    小结第54-57页
第五章 肥效缓释型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的研究第57-69页
    5.1 制备工艺的设计第57-60页
        5.1.1 搅拌方法设计第57-58页
        5.1.2 成型方法设计第58-60页
    5.2 振动时间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5.2.1 振动时间对孔隙率的影响第60-61页
        5.2.2 振动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61页
        5.2.3 振动时间对透水系数的影响第61-62页
    5.3 成型压力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5.3.1 成型压力对孔隙率的影响第62-63页
        5.3.2 成型压力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5.3.3 成型压力对透水系数的影响第64-65页
    5.4 制备工艺多孔混凝土对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小结第66-69页
第六章 肥效缓释型多孔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第69-79页
    6.1 多孔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第69-73页
        6.1.1 再生骨料的抗冻性能第70-71页
        6.1.2 改性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第71-73页
    6.2 多孔混凝土的干缩性能第73-74页
    6.3 肥料对多孔混凝土碱度的影响第74-75页
    6.4 多孔混凝土的肥效释放特性第75-77页
    小结第77-79页
第七章 种植材料的研究与植物实验第79-91页
    7.1 种植材料的制备第79-83页
        7.1.1 种植材料的保水性能第80-81页
        7.1.2 种植材料的抗冲刷性能第81-82页
        7.1.3 种植材料的碱度第82-83页
    7.2 植生实验与评价第83-89页
        7.2.1 室内植生实验第83-87页
            7.2.1.1 发芽率第85-86页
            7.2.1.2 植物生长状况记录第86页
            7.2.1.3 种植60天后植株根、茎长度及植株鲜重第86-87页
        7.2.2 户外植生实验第87-89页
    小结第89-9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附录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再造方案设计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舱内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结构布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