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及其践行培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11-20页
    (一) 问题提出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价值第11页
        2. 实践价值第11-12页
    (三) 研究现状第12-17页
    (四) 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五) 研究方法第18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8页
        2. 比较研究法第18页
    (六) 创新之处第18-20页
        1. 内容创新第18-19页
        2. 观点创新第19-20页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第20-24页
    (一) 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第20-21页
        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呼吁第20-21页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第21页
    (二) 破解发展难题的时代第21-24页
        1. 共享发展难题第21-22页
        2. 不平等和贫困难题第22-24页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理论渊源第24-32页
    (一) 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第24-26页
        1.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第24页
        2.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第24-25页
        3. “自由人联合体”第25-26页
    (二) 为人民服务思想第26-27页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26页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26-27页
    (三) 共同富裕思想第27-29页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第27-28页
        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根本途径第28页
        3. “先富”带“后富”第28-29页
    (四) 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第29-30页
        1.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9页
        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第29-30页
        3. 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第30页
    (五)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第30-32页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第30-31页
        2. 人民利益是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第31-32页
三、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对西方共享发展理念的借鉴与超越第32-36页
    (一) 对《人类发展报告》共享发展理念的借鉴与超越第32-34页
        1.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第32-33页
        2. 发展成果由人类共享第33-34页
    (二) 对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思想的借鉴与超越第34-36页
        1. “可行能力”发展观第34-35页
        2. “可行能力”发展观的局限性第35-36页
四、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36-47页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第36-41页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第36-37页
        2. 依靠人民的共建共享发展第37-38页
        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共享发展第38页
        4. 作出有效制度安排的共享发展第38-39页
        5. 增强发展动力的共享发展第39页
        6. 促进人民团结的共享发展第39-40页
        7.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发展第40-41页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特点第41-43页
        1. 科学性第41-42页
        2. 人民性第42-43页
        3. 时代性第43页
    (三) 共享发展与五大发展理念中其他四大发展的关系第43-47页
        1.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的目的和核心第43-44页
        2. 创新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在动力第44页
        3. 协调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第44-45页
        4. 绿色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生态保障第45-46页
        5. 开放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外在条件第46-47页
五、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培育路径第47-60页
    (一) 把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国民教育教学全过程第47-50页
        1. 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第47-48页
        2. 融入社区教育教学全过程第48-49页
        3. 融入终身教育教学全过程第49-50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引领第50-52页
        1. 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引领第50页
        2. 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引领第50-51页
        3. 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引领第51-52页
    (三) 加强公民的自由、责任、能力三位一体教育第52-55页
        1. 加强公民的自由教育,培育“自由公民”第52-53页
        2. 加强公民的责任教育,培育“责任公民”第53-54页
        3. 加强公民的能力教育,培育“能力公民”第54-55页
    (四) 重视实践培育,引导国民参加“互联网+”等共享实践第55-60页
        1. 在“互联网+教育”共享实践中践行培育第55-56页
        2. 在“互联网+医疗”共享实践中践行培育第56-57页
        3. 在“互联网+共享经济”共享实践中践行培育第57-58页
        4. 在“互联网+精准扶贫”共享实践中践行培育第58-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注释第61-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现状及防治研究
下一篇: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问题研究--以呼市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