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5-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流程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第18-40页 |
2.1 食品营养标签研究概况 | 第18-26页 |
2.1.1 食品营养标签公共政策概述 | 第18-19页 |
2.1.2 食品营养标签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 | 第19-26页 |
2.2 食品热量标识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 | 第26-29页 |
2.2.1 不同实验方法下热量标签对食品选择和消耗量的影响研究 | 第26-28页 |
2.2.2 相对热量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数字精确性及数字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 | 第29-34页 |
2.3.1 数字精确性对判断及决策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2 数字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 论解释与研究假设 | 第34-40页 |
2.4.1 文献综述总结 | 第34页 |
2.4.2 数字精确性定义 | 第34-35页 |
2.4.3 燃烧食物热量运动数据精确效应与研究假设 | 第35-39页 |
2.4.4 研究框架 | 第39-40页 |
第3章 运动数据精确性对热量感知的影响研究(实验1-3) | 第40-49页 |
3.1 实验1:文本形式运动信息 | 第40-41页 |
3.1.1 设计和流程 | 第40-41页 |
3.1.2 结果和讨论 | 第41页 |
3.2 实验2:图文标签式运动信息 | 第41-46页 |
3.2.1 实验2a:图文标签式运动距离信息 | 第42-44页 |
3.2.2 实验2b:图文标签式运动时间信息 | 第44-46页 |
3.3 实验3:热量感知唤醒度的中介作用 | 第46-49页 |
3.3.1 设计和流程 | 第47页 |
3.3.2 结果和讨论 | 第47-49页 |
第4章 热量信息中数字大小级别的调节效应探讨(实验4-5) | 第49-56页 |
4.1 实验4:食品热量含量数字精确性对热量感知的影响研究 | 第49-51页 |
4.1.1 设计与流程 | 第49-50页 |
4.1.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4.2 实验5:不同量级单位表示信息对数据精确效应的调节作用 | 第51-56页 |
4.2.1 实验5a:公里(小数字)vs.米(大数字) | 第52-53页 |
4.2.2 实验5b:小时(小数字)vs.分钟(大数字) | 第53-56页 |
第5章 运动数据精确性对食品选择的影响研究(实验6) | 第56-59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56页 |
5.2 设计和流程 | 第56-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B 食品营养标签公共政策的国际比较 | 第81-82页 |
附录C 食物热量与燃烧食物热量运动信息的换算方式 | 第82-83页 |
附录D 热量感知唤醒度量表 | 第83-84页 |
附录E 食品选择刺激(实验6) | 第84-86页 |
附录F 不同形式的热量标签比较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