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熔融石英陶瓷 | 第12-14页 |
1.2.1 熔融石英陶瓷的简介 | 第12-13页 |
1.2.2 熔融石英陶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注凝成型工艺简介 | 第14-16页 |
1.4 微波烧结工艺的简介 | 第16-20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20-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测试表征 | 第22-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3页 |
2.3 试验结果的检测与表征 | 第23-25页 |
2.3.1 抗弯曲强度检测 | 第23页 |
2.3.2 体积密度检测 | 第23-24页 |
2.3.3 Zeta电位测试 | 第24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4页 |
2.3.5 热分析 | 第24页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页 |
2.3.7 红外光谱检测分析 | 第24-25页 |
2.3.8 电镜微观扫描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注凝成型法制备熔融石英陶瓷生坯的研究 | 第26-41页 |
3.1 注凝成型法实验工艺 | 第26-27页 |
3.2 料浆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27-32页 |
3.2.1 固相含量 | 第27-28页 |
3.2.2 pH值 | 第28-29页 |
3.2.3 分散剂 | 第29-32页 |
3.3 料浆凝胶的影响因素 | 第32-38页 |
3.3.1 引发剂和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2 单体浓度对凝胶速率以及生坯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3 单体/交联剂比例对生坯强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料浆的除气处理与凝胶体干燥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熔融石英陶瓷微波烧结工艺的研究 | 第41-50页 |
4.1 微波烧结工艺 | 第41-43页 |
4.1.1 凝胶生坯脱脂工艺 | 第41-42页 |
4.1.2 具体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4.1.3 前期升温速率的影响 | 第43页 |
4.2 烧结工艺对熔融石英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4.2.1 升温速率对熔融石英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 烧结温度对熔融石英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3 保温时间对熔融石英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 不同烧结方式对熔融石英陶瓷制品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原位自生氮化物对熔融石英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0-65页 |
5.1 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机理探讨 | 第50-53页 |
5.2 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实验工艺过程 | 第53-59页 |
5.2.1 前驱体反应粉末制备 | 第53-56页 |
5.2.2 碳热还原氮化反应过程与表征 | 第56-58页 |
5.2.3 杂质去除工艺 | 第58-59页 |
5.3 原位自生氮化物对熔融石英陶瓷性能影响 | 第59-63页 |
5.3.1 经预处理熔融石英陶瓷粉末对成型制品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2 不同热处理熔融石英陶瓷粉末对成型制品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6.2 创新点 | 第66页 |
6.3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