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研究创新点与重点、难点 | 第11-14页 |
(一)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统合通俗读物的动因 | 第14-22页 |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出版发行租售的乱象 | 第14-16页 |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开展亟需通俗读物的支撑 | 第16-18页 |
1.3 通俗读物能够迅速有效地满足工农群众对新知的渴求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通俗读物出版发行的整顿 | 第22-32页 |
2.1 党和政府对通俗读物出版发行工作的方向引领 | 第22-25页 |
2.2 党和政府推动通俗读物出版发行的重要举措 | 第25-27页 |
2.3 通俗读物出版发行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第27-32页 |
2.3.1 通俗读物供给不足及应对 | 第28页 |
2.3.2 通俗读物质量不高及改进 | 第28-30页 |
2.3.3 专门通俗出版机构的缺乏与完善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的出版发行概况 | 第32-42页 |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出版社的创建与演变 | 第32-35页 |
3.1.1 通俗读物出版社的创建 | 第32-34页 |
3.1.2 通俗读物出版社的曲折发展 | 第34-35页 |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的种类分布 | 第35-39页 |
3.2.1 通俗报刊 | 第35-36页 |
3.2.2 以连环画册为主的图画读物 | 第36-37页 |
3.2.3 新年画 | 第37-38页 |
3.2.4 群众教材、识字读本 | 第38页 |
3.2.5 通俗读物系列丛书 | 第38-39页 |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的内容分布 | 第39-42页 |
3.3.1 政治理论普及 | 第39-40页 |
3.3.2 时事政策宣传 | 第40页 |
3.3.3 文化教育学习 | 第40-41页 |
3.3.4 通俗文艺传播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俗读物出版发行的效能分析 | 第42-50页 |
4.1 新文化——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 第42页 |
4.2 新民——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 第42-44页 |
4.3 新形象——深化了普通民众对新政府的认知认同 | 第44-45页 |
4.4 新途径——充分挖掘了纸媒的政治传播效能 | 第45-47页 |
4.5 新方向——出版事业的人民导向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