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走马胎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2.2 皂苷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 第15-18页 |
1.3 研究目标及预期结果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走马胎群落特征调查研究 | 第20-29页 |
2.1 调查地概况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第20页 |
2.2.2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2.3.1 物种组成 | 第21-22页 |
2.3.2 地理成分组成 | 第22-23页 |
2.3.3 群落的垂直结构 | 第23-25页 |
2.3.4 走马胎种群的龄级结构 | 第25页 |
2.3.5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25-27页 |
2.4 小结与结论 | 第27-29页 |
2.4.1 小结 | 第27-28页 |
2.4.2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不同光照和水分处理对走马胎质量的影响 | 第29-58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3.2.1 实验材料及控制实验设计 | 第29-30页 |
3.2.2 测定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30-34页 |
3.2.3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5页 |
3.3.1 光照及水分处理对走马胎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34-41页 |
3.3.2 光照及水分处理对走马胎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 | 第41-50页 |
3.3.3 光照及水分处理对走马胎植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 第50-54页 |
3.3.4 光照及水分处理对走马胎植物质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55-58页 |
3.4.1 生长状况与产量 | 第56页 |
3.4.2 生理指标 | 第56页 |
3.4.3 活性成分 | 第56-57页 |
3.4.4 质量 | 第57-58页 |
第四章 不同土壤化学性质对走马胎质量的影响 | 第58-70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5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4页 |
4.2.1 土壤样品采集 | 第58-59页 |
4.2.2 测定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59-64页 |
4.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6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4.3.1 不同采集地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第64-65页 |
4.3.2 土壤化学性质与走马胎皂苷的相关性分析 | 第65-68页 |
4.3.3 主成分分析 | 第68-69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结论 | 第70-72页 |
5.1.1 光照与水分 | 第70-71页 |
5.1.2 土壤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附录A 样方调查植物名录 | 第80-86页 |
附录B 附图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