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一) 来自实践的观察 | 第7-8页 |
(二) 来自理论的思考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自主性理论及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二) 已有的相关研究及论述 | 第11-12页 |
三、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小学教师工作自主性缺乏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 第13-19页 |
一、小学教师工作自主性缺乏的主要表现 | 第13-15页 |
(一) 学习自主性的缺乏 | 第13-14页 |
(二) 备课自主性的缺乏 | 第14页 |
(三) 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自主性缺乏 | 第14页 |
(四) 教科研能力的自主性缺乏 | 第14-15页 |
(五) 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自主性缺乏 | 第15页 |
(六) 组织、管理学生的自主性缺乏 | 第15页 |
二、小学教师工作自主性缺乏的成因分析 | 第15-19页 |
(一) 主观原因 | 第16-17页 |
(二) 客观原因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小学教师工作自主性缺乏的对策 | 第19-29页 |
一、针对教师层面的对策 | 第19-22页 |
(一) 增强工作自主性意识 | 第19-20页 |
(二) 提高工作自主性的能力 | 第20-21页 |
(三) 加强工作自主性的反思与规划 | 第21-22页 |
二、针对学校层面的队策 | 第22-26页 |
(一)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自主管理意识 | 第23-24页 |
(二) 营造良好的教师自主性发展的环境 | 第24-25页 |
(三) 完善继续教育体制,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 | 第25页 |
(四) 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 | 第25页 |
(五) 关注与改善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 第25-26页 |
三、针对社会层面的对策 | 第26-29页 |
(一) 提升小学教师的社会认可度 | 第26-27页 |
(二) 赋予小学教师明确的教育自主权 | 第27页 |
(三) 改革、完善相关制度能激励小学教师工作的自主性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