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黄龙岩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1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6-19页
    2.1 自然条件概况第16-18页
        2.1.1 地理区位概况第16-17页
        2.1.2 地质地貌第17页
        2.1.3 气候第17页
        2.1.4 水文第17页
        2.1.5 土壤第17-18页
    2.2 社会经济概况第18-19页
        2.2.1 行政区划第18页
        2.2.2 土地权属第18页
        2.2.3 现有基础设施第18-19页
3 黄龙岩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研究第19-30页
    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3.1.1 野外调查方法第19页
        3.1.2 理论分析方法第19-20页
    3.2 植物区系分析第20-27页
        3.2.1 植物区系组成第20页
        3.2.2 数量结构分析第20-24页
        3.2.3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第24-25页
        3.2.4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第25-27页
    3.3 珍稀与特有植物第27页
    3.4 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第27-28页
    3.5 小结与讨论第28-30页
4 黄龙岩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规律第30-41页
    4.1 研究方法第30-31页
        4.1.1 调查方法第30页
        4.1.2 重要值的计算方法第30页
        4.1.3 分类方法第30-31页
    4.2 主要植被类型第31-36页
        4.2.1 乔木型植被第33-36页
        4.2.2 灌木型植被第36页
    4.3 主要植物群系分布规律第36-39页
        4.3.1 主要植物群系随海拔的分布规律第36-37页
        4.3.2 主要植物群系随坡向的分布规律第37-38页
        4.3.3 主要植物群系随坡度的分布规律第38-39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39-41页
5 黄龙岩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第41-49页
    5.1 研究方法第41-42页
        5.1.1 调查方法第41页
        5.1.2 植物多样性测度计算方法第41-42页
    5.2 温性针叶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第42页
    5.3 针阔混交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第42-43页
    5.4 暖性针叶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第43-44页
    5.5 落叶阔叶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第44-45页
    5.6 常绿阔叶林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评价第45-46页
    5.7 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的比较第46-47页
    5.8 小结与讨论第47-49页
6 黄龙岩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策略第49-51页
    6.1 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第49-50页
    6.2 黄龙岩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策略第50-51页
7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种群系统动力学性质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东亚三地高中函数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