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2.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14-15页 |
| 2.2“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 2.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与其它模式的对比研究 | 第16-17页 |
| 2.4“先学后教”的文献评述 | 第17-20页 |
| 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概述及运用特点 | 第20-24页 |
| 3.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概述 | 第20-23页 |
| 3.1.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3.1.2“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基本环节 | 第21-23页 |
| 3.2 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 第23-24页 |
| 3.2.1 教学顺序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 | 第23页 |
| 3.2.2 教师角色由“讲师”向“导师”转变 | 第23页 |
| 3.2.3 教学依据由“教师预设”向“学情需要”转变 | 第23-24页 |
| 4.“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第24-37页 |
| 4.1“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课堂实录研究 | 第24-30页 |
| 4.2“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访谈分析 | 第30-32页 |
| 4.3“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问卷调查分析 | 第32-37页 |
| 5.“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 5.1 学案编制及使用不当 | 第37-39页 |
| 5.2 滥用或忽略“小组合作学习” | 第39-40页 |
| 5.3 学生提不出“问题” | 第40页 |
| 5.4 语文教学策略“程序化” | 第40页 |
| 5.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 | 第40-42页 |
| 6.“先学后教”模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第42-49页 |
| 6.1 合理编制和使用“学案” | 第42-43页 |
| 6.2 合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 | 第43页 |
| 6.3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第43-46页 |
| 6.3.1 组织活动,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 第43-44页 |
| 6.3.2 引导学生“抓住矛盾”质疑 | 第44-45页 |
| 6.3.3 鼓励学生在“教”后追问 | 第45-46页 |
| 6.4 优化语文教学策略 | 第46-48页 |
| 6.4.1“先学”环节 | 第46-47页 |
| 6.4.2“后教”环节 | 第47-48页 |
| 6.5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 第48-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A | 第53-56页 |
| 附录B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