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 第11-14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2 研究价值 | 第12-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3.1 政府绩效评价 | 第18页 |
1.3.2 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 | 第18-19页 |
1.3.3 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 | 第19页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然分析 | 第22-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1.1 生态文明理论 | 第22-23页 |
2.1.2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 第23-24页 |
2.2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中角色定位的应然分析 | 第24-25页 |
2.2.1 省级政府:评价活动的“自我监督者”和“被监督者” | 第24-25页 |
2.2.2 其它主体:评价活动的“监督者” | 第25页 |
2.3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然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 第27-31页 |
3.1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中角色定位的现状 | 第27-28页 |
3.1.1 政府角色定位现状 | 第27页 |
3.1.2 其它主体角色定位现状 | 第27-28页 |
3.2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 第28-31页 |
3.2.1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指标的类型 | 第28-29页 |
3.2.2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 | 第29-30页 |
3.2.3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特征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问题与完善的要求 | 第31-37页 |
4.1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4.1.1 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层次 | 第31页 |
4.1.2 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的评价内容反映具体工作成效不够突出 | 第31-32页 |
4.1.3 环境保护绩效评价指标的针对性不足 | 第32-33页 |
4.2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4.3 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完善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4.3.1 政府自身特点决定评估存在的困难 | 第33-34页 |
4.3.2 行政理念未从“传统型”向“服务型”转变 | 第34页 |
4.3.3 信息开放程度不够 | 第34页 |
4.4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要求 | 第34-37页 |
4.4.1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目标 | 第34页 |
4.4.2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原则 | 第34-35页 |
4.4.3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难点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目标层次的完善 | 第37-43页 |
5.1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目标层次完善的理由 | 第37-38页 |
5.1.1 省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的认识偏差 | 第37页 |
5.1.2 省级政府缺乏使命感以及评估工作程序不规范 | 第37-38页 |
5.2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目标完善的设计 | 第38-40页 |
5.2.1 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战略规划 | 第39页 |
5.2.2 进行省级政府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绩效评估 | 第39-40页 |
5.2.3 推进以公共服务为理念的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 | 第40页 |
5.3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目标完善的科学性 | 第40-43页 |
5.3.1 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目标融合化 | 第40-41页 |
5.3.2 环境保护绩效评估目标精细化 | 第41-42页 |
5.3.3 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活动的协调化 | 第42-43页 |
第六章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内容设置的完善 | 第43-51页 |
6.1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内容完善的理由 | 第43-44页 |
6.1.1 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缺乏公平性指标 | 第43-44页 |
6.1.2 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内容引发的负面影响 | 第44页 |
6.2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指体系内容的完善设计 | 第44-48页 |
6.2.1 多元主体加入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 | 第45-47页 |
6.2.2 构建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47页 |
6.2.3 评估内容与政府环境保护职责相对应 | 第47-48页 |
6.3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内容完善的论证 | 第48-51页 |
6.3.1 省级政府环境绩效评价内容完善的合理性 | 第48-49页 |
6.3.2 省级政府环境绩效评价内容完善的先进性 | 第49-51页 |
第七章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完善 | 第51-59页 |
7.1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指标完善的理由 | 第51-52页 |
7.1.1 指标设计的指导方向错位 | 第51页 |
7.1.2 指标设置缺乏对多元主体的关注 | 第51-52页 |
7.1.3 指标设置方法单一 | 第52页 |
7.2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完善的设计 | 第52-55页 |
7.2.1 坚持为民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价值取向 | 第52-53页 |
7.2.2 关键绩效和平衡计分卡综合运用完善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53-55页 |
7.3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完善的论证 | 第55-59页 |
7.3.1 省级政府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完善的科学性 | 第55-57页 |
7.3.2 省级政府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完善的有效性 | 第57-59页 |
第八章 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对策 | 第59-63页 |
8.1 健全有关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的法律体系 | 第59-60页 |
8.1.1 法制化明确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的责任与任务 | 第59-60页 |
8.1.2 法制化使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规范化 | 第60页 |
8.2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制度 | 第60-61页 |
8.2.1 增加多元主体参与的范围 | 第60页 |
8.2.2 合理选择参与的多元主体 | 第60-61页 |
8.2.3 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 | 第61页 |
8.3 监督方式多管齐下推进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 | 第61-63页 |
8.3.1 运用舆论加强监督 | 第61-62页 |
8.3.2 行政问责与激励机制共用 | 第62-63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