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基于沪市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 创新点及不足第13-15页
        1.3.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3页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19页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16页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6-19页
3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机理分析第19-26页
    3.1 融资融券交易的概念与特点第19-20页
        3.1.1 融资融券交易的概念第19页
        3.1.2 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第19-20页
    3.2 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第20-22页
        3.2.1 国际融资融券主要模式第20-21页
        3.2.2 我国融资融券模式选择第21-22页
    3.3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第22-26页
        3.3.1 负向机制第22-24页
        3.3.2 正向机制第24-26页
4 我国融资融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6-31页
    4.1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状第26-27页
    4.2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4.3 我国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因素分析第29-31页
        4.3.1 投资者结构第29页
        4.3.2 保证金比例第29-30页
        4.3.3 标的证券范围第30-31页
5 沪市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第31-48页
    5.1 研究假设第31-32页
    5.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第32页
    5.3 线性回归模型第32-35页
    5.4 GRANGER因果检验第35-36页
    5.5 两融对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48页
        5.5.1 描述性统计与正态性检验第36-37页
        5.5.2 ARCH效应检验第37-40页
        5.5.3 GARCH模型的构建第40页
        5.5.4 实证结果第40-42页
        5.5.5 分时段的参数估计第42-45页
        5.5.6 实证结论解读第45-48页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8-54页
    6.1 研究结论第48-49页
    6.2 促进融资融券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9-52页
        6.2.1 扩大标的证券范围第49页
        6.2.2 适当调整交易制度第49-50页
        6.2.3 对投资者进行做空理念与理性投资教育第50页
        6.2.4 大力推进"转融通"制度建设第50-51页
        6.2.5 加强证券公司内部体制建设第51页
        6.2.6 积极推进融资融券信用体系建设第51-52页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RAROC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