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

蓝桉叶的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2-22页
    1.1 蓝桉叶的简介第12-13页
    1.2 蓝桉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蓝桉叶的生物活性第13-14页
            1.2.1.1 蓝桉叶的抑菌活性第13页
            1.2.1.2 蓝桉叶的化感作用第13-14页
        1.2.2 植物源生物农药的开发第14-15页
    1.3 蓝桉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1.3.1 蓝桉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第15-18页
            1.3.1.1 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第15-16页
            1.3.1.2 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第16-18页
            1.3.1.3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第18页
        1.3.2 蓝桉叶水浸提液成分地研究第18-20页
            1.3.2.1 水浸提液成分的可能组成第18-19页
            1.3.2.2 水浸提液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第19-20页
    1.4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第20-22页
        1.4.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1 蓝桉叶挥发性成分和水浸提液的活性研究第21页
            1.4.2.2 定性定量分析蓝桉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第21页
            1.4.2.3 微波水扩散重力法应用于蓝桉叶挥发物的绿色提取第21页
            1.4.2.4 蓝桉叶水浸提液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第21-22页
第2章 蓝桉叶的生物活性研究第22-32页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2-23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2-23页
        2.1.2 仪器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1 蓝桉叶水浸提液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实验第23-24页
            2.2.1.1 抑菌活性实验(牛津杯法)第23-24页
            2.2.1.2 抗氧化活性实验DPPH第24页
        2.2.2 蓝桉叶对草种子的化感作用第24-26页
            2.2.2.1 挥发性成分对草种子的化感作用实验第24-25页
            2.2.2.2 水浸提液对草种子的化感作用第25-26页
            2.2.2.3 实验指标的测定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0页
        2.3.1 蓝桉叶水浸提液的抑菌活性第26-28页
        2.3.2 蓝桉叶水浸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第28页
        2.3.3 蓝桉叶挥发性成分的化感作用第28-29页
        2.3.4 蓝桉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HS-SPME-GC-MS定量分析蓝桉叶挥发性成分第32-46页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32-33页
        3.1.1 材料与试剂第32-33页
        3.1.2 仪器第33页
    3.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2.1 样品的制备第33页
        3.2.2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的条件第33-34页
        3.2.3 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4页
        3.3.1 HS-SPME提取方法的优化第34-36页
            3.3.1.1 提取过程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优化第34-35页
            3.3.1.2 内标物的选择第35-36页
        3.3.2 HS-SPME定性定量测定蓝桉叶挥发性成分第36-42页
        3.3.3 双内标定量分析蓝桉叶挥发性成分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微波水扩散重力法应用于蓝桉叶挥发物的绿色提取第46-68页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47页
        4.1.1 材料与试剂第47页
        4.1.2 仪器第47页
    4.2 实验方法第47-49页
        4.2.1 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第47-48页
            4.2.1.1 微波水扩散重力法第47-48页
            4.2.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第48页
            4.2.1.3 水蒸气蒸馏法第48页
        4.2.2 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第48-49页
        4.2.3 数据分析第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66页
        4.3.1 微波水扩散重力法的提取条件优化第49-50页
        4.3.2 微波水扩散重力法提取方法的挥发物成分分析第50-63页
        4.3.3 MHG、HS-SPME、HDE提取挥发性组分差异性分析第63-65页
        4.3.4 系统聚类分析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蓝桉叶水浸提液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第68-88页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69页
        5.1.1 材料与试剂第69页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9页
    5.2 实验方法第69-73页
        5.2.1 样品的制备第69-70页
        5.2.2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含量第70-71页
            5.2.2.1 水浸提液中总酚含量的测定第70页
            5.2.2.2 水浸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70-71页
        5.2.3 UPLC-Q-Orbitrap-MS分析蓝桉叶水浸提液成分第71-72页
            5.2.3.1 液相色谱条件第71页
            5.2.3.2 质谱条件参数第71-72页
        5.2.4 HPLC测定蓝桉叶水浸提液中没食子酸含量第72页
            5.2.4.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制备第72页
            5.2.4.2 仪器及色谱条件第72页
        5.2.5 数据分析第72-7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3-87页
        5.3.1 蓝桉叶水浸提液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测定第73-74页
            5.3.1.1 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制备第73-74页
            5.3.1.2 水浸提液总酚、总黄酮含量第74页
        5.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的优化第74-75页
            5.3.2.1 色谱条件优化第74-75页
            5.3.2.2 质谱条件优化第75页
        5.3.3 UPLC-Q-Orbitrap-MS分析蓝桉叶水浸提液活性成分第75-84页
            5.3.3.1 酚酸类第79-81页
            5.3.3.2 糖苷类第81-83页
            5.3.3.3 鞣质类和其他成分第83-84页
        5.3.4 HPLC测定蓝桉叶水浸提液中没食子酸含量第84-87页
            5.3.4.1 没食子酸检测波长优化第84-85页
            5.3.4.2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第85-87页
            5.3.4.3 精密度测定第87页
            5.3.4.4 样品稳定性测定第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6章 总结与创新第88-91页
    6.1 总结第88-89页
    6.2 创新点第89-90页
    6.3 研究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附录一 中英文名词术语対照表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基化酪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
下一篇:拥挤环境中脂肪酸盐与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