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市场反应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11-16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五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第一节 损益的"当期经营观"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损益的"损益满计观" | 第28-31页 |
第四章 非经常性损益的操纵现状及动机分析 | 第31-40页 |
第一节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背景 | 第31-35页 |
第二节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方式 | 第35-40页 |
第五章 非经常性损益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40-48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 | 第43-48页 |
第六章 实证过程及分析 | 第48-56页 |
第一节 样本初步描述性统计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61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56页 |
第二节 启示与建议 | 第56-59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