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隍庙街区改造与更新策略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1.3 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2-25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5-27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7-2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城隍庙及其改造与更新理论综述 | 第29-43页 |
2.1 城隍文化 | 第29-36页 |
2.1.1 城隍的概念 | 第29-31页 |
2.1.2 城隍神 | 第31-32页 |
2.1.3 城隍信仰 | 第32-34页 |
2.1.3.1 城隍信仰历史演变 | 第32-33页 |
2.1.3.2 城隍信仰与道教 | 第33-34页 |
2.1.4 城隍庙 | 第34页 |
2.1.5 城隍庙会与城隍民俗 | 第34-36页 |
2.2 传统商业街区 | 第36-37页 |
2.3 历史文化街区 | 第37-43页 |
2.3.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第37-39页 |
2.3.2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 第39-40页 |
2.3.2.1 美学价值 | 第39页 |
2.3.2.2 建筑及环境多样性的价值 | 第39-40页 |
2.3.2.3 功能多样性的价值 | 第40页 |
2.3.2.4 文化记忆的价值 | 第40页 |
2.3.2.5 经济与商业的价值 | 第40页 |
2.3.3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更新的模式 | 第40-42页 |
2.3.4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更新的原则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合肥城隍庙街区现状调查研究 | 第43-67页 |
3.1 合肥老城区概况及城隍庙街区范围 | 第43-46页 |
3.1.1 合肥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 第43-44页 |
3.1.2 合肥老城区概况 | 第44-45页 |
3.1.3 合肥城隍庙街区概况及研究范围 | 第45-46页 |
3.2 合肥城隍庙街区历史演变 | 第46-49页 |
3.2.1 历史沿革 | 第46-48页 |
3.2.2 功能演变 | 第48-49页 |
3.3 合肥城隍庙街区价值分析 | 第49-52页 |
3.3.1 文化价值 | 第49-51页 |
3.3.1.1 历史文化 | 第49页 |
3.3.1.2 本土文化 | 第49-50页 |
3.3.1.3 民俗文化 | 第50-51页 |
3.3.2 商业价值 | 第51-52页 |
3.3.3 情感价值 | 第52页 |
3.4 合肥城隍庙街区建筑特色 | 第52-55页 |
3.4.1 徽派建筑特色呈现 | 第52-54页 |
3.4.2 道教元素融入 | 第54-55页 |
3.5 合肥城隍庙现状调研 | 第55-65页 |
3.5.1 主街序列与整体风格 | 第55-57页 |
3.5.2 用地性质与用地权属 | 第57-58页 |
3.5.3 交通组织与配套设施 | 第58-62页 |
3.5.4 批发业态与文化内涵 | 第62-63页 |
3.5.5 环境品质与景观绿化 | 第63-64页 |
3.5.6 街区管理与日常维护 | 第64-65页 |
3.6 城隍庙街区衰败原因分析 | 第65-67页 |
3.6.1 内部因素 | 第65-66页 |
3.6.2 外部因素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相关案例分析借鉴 | 第67-86页 |
4.1 典型案例实践 | 第68-76页 |
4.1.1 南京夫子庙街区 | 第68-73页 |
4.1.1.1 街区概况 | 第68-69页 |
4.1.1.2 更新措施 | 第69-73页 |
4.1.2 杭州南宋御街 | 第73-76页 |
4.1.2.1 街区概况 | 第73-74页 |
4.1.2.2 更新措施 | 第74-76页 |
4.2 多案例纵向总结 | 第76-84页 |
4.2.1 空间序列 | 第76-79页 |
4.2.2 业态配置 | 第79-82页 |
4.2.3 交通规划 | 第82-84页 |
4.3 案例启示借鉴 | 第84-86页 |
4.3.1 政府行政主导作用突出 | 第84-85页 |
4.3.2 坚持街区文脉传承延续 | 第85页 |
4.3.3 注重街区特色文化转化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合肥城隍庙街区改造与更新策略 | 第86-123页 |
5.1 合肥城隍庙街区潜力分析 | 第86-90页 |
5.1.1 城市层面 | 第86-87页 |
5.1.2 街区层面 | 第87-90页 |
5.2 规划目标 | 第90-92页 |
5.2.1 总体战略目标 | 第90页 |
5.2.2 规划定位 | 第90-92页 |
5.2.2.1 城市名片 | 第90-91页 |
5.2.2.2 游憩商业区 | 第91-92页 |
5.3 街区改造与更新的原则 | 第92-94页 |
5.3.1 历史文化原真性 | 第92-93页 |
5.3.2 空间结构整体性 | 第93页 |
5.3.3 业态功能多元性 | 第93-94页 |
5.3.4 改造更新可操作性 | 第94页 |
5.3.5 街区发展可持续性 | 第94页 |
5.4 合肥城隍庙街区改造与更新策略 | 第94-99页 |
5.4.1 当代城市开放空间构建 | 第94-96页 |
5.4.2 徽派建筑风格整体统领 | 第96页 |
5.4.3 体验式商业业态布局 | 第96-98页 |
5.4.4 特色文化内涵营造 | 第98页 |
5.4.5 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 | 第98-99页 |
5.5 合肥城隍庙街区改造与更新规划 | 第99-120页 |
5.5.1 改造规划分期 | 第100-101页 |
5.5.2 物质形态改造 | 第101-110页 |
5.5.2.1 空间格局整合 | 第101-104页 |
5.5.2.2 交通及停车组织 | 第104-105页 |
5.5.2.3 建筑改造与更新 | 第105-108页 |
5.5.2.4 景观系统设计 | 第108-110页 |
5.5.3 街区职能拓展 | 第110-118页 |
5.5.3.1 区域职能拓展 | 第110-113页 |
5.5.3.2 商业功能拓展 | 第113-114页 |
5.5.3.3 文化功能拓展 | 第114-117页 |
5.5.3.4 旅游功能拓展 | 第117-118页 |
5.5.3.5 居住及商务功能拓展 | 第118页 |
5.5.4 城市文脉传承 | 第118-120页 |
5.5.4.1 凸出文脉主题 | 第119页 |
5.5.4.2 复兴传统民俗 | 第119页 |
5.5.4.3 构建街区归属感 | 第119-120页 |
5.6 街区运营管理模式探究 | 第120-123页 |
5.6.1 街区利益相关者构成 | 第120-122页 |
5.6.2 运营管理模式构建 | 第122页 |
5.6.3 持续监督管理 | 第122-12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23-12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23-124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附录 | 第130-1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