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装备有PBS的校园空间使用状况评价--以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3页
    1.0 研究背景第16页
    1.1 选择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为例的依据第16-18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2.1 研究目的第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页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0页
        1.4.1 大学校园空间第19页
        1.4.2 大学校园空间系统构成第19-20页
        1.4.3 大学校园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20页
    1.5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20-21页
        1.5.1 研究对象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 研究方案第21-23页
        1.6.1 研究方法设计第21页
        1.6.2 信息收集第21页
        1.6.3 数据处理第21页
        1.6.4 结果评价和分析研究第21-22页
        1.6.5 研究方案框架图第22-23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基本信息调研第23-29页
    2.1 研究方法第23-26页
        2.1.1 POE使用状况评价法第23页
        2.1.2 AS空间行为分析法第23-24页
        2.1.3 语义分析法第24-25页
        2.1.4 信息收集方法第25页
        2.1.5 AHP分析法第25-26页
        2.1.6 评价原则第26页
    2.2 基本信息调研第26-29页
        2.2.1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概况第26-28页
        2.2.2 问卷调查情况第28-29页
第三章 建筑群构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29-41页
    3.1 评价目的与范围第29页
        3.1.1 评价目的第29页
        3.1.2 评价范围第29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第29-30页
    3.3 校园建筑群构空间现状评价第30-37页
        3.3.1 校园功能空间结构分析第30-31页
        3.3.2 校园建筑群构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31-37页
    3.4 综合分析评价第37-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41-50页
    4.1 评价目的第41页
    4.2 评价体系第41页
    4.3 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分析第41-46页
        4.3.1 校园道路交通系统现状第41-42页
        4.3.2 学生出行行为分析:第42-43页
        4.3.3 校园道路交通动态分析第43-46页
    4.4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分析第46-48页
        4.4.1 自行车停车场第46-47页
        4.4.2 机动车停车空间第47-48页
    4.5 校园道路交通空间评价分析第48-49页
        4.5.1 校园道路交通空间语义分析第48-49页
        4.5.2 封闭式问卷结果分析第49页
    4.6 综合分析评价第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户外交往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50-67页
    5.1 评价目的第50页
    5.2 户外交往空间构成和评价体系第50-51页
        5.2.1 户外交往空间构成第50-51页
        5.2.2 评价体系第51页
    5.3 户外交往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51-66页
        5.3.1 综合楼前广场使用状况评价第51-53页
        5.3.2 东风广场使用状况评价第53-56页
        5.3.3 生态谷使用状况评价第56-58页
        5.3.4 学生公寓楼间绿地使用状况评价第58-60页
        5.3.5 JAC江淮汽车广场使用状况评价第60-62页
        5.3.6 教学楼前后绿地使用状况评价第62-64页
        5.3.7 南门喷泉区域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64-66页
    5.4 综合分析评价第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校园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第67-74页
    6.1 AHP层级分析评价第67-71页
        6.1.1 建立AHP模型第67页
        6.1.2 排列元素权重关系第67-69页
        6.1.3 计算指标权重值第69页
        6.1.4 基于语义分析的AHP定量评价第69-71页
    6.2 综合分析评价第71-73页
        6.2.1 值得赞赏之处第72页
        6.2.2 需要改进之处第72-73页
    6.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结论第74-77页
    7.1 总体评价第74页
    7.2 三点建议第74-75页
        7.2.1 改造翡翠湖校区学生公寓第74页
        7.2.2 主干道两侧增加步行景观长廊第74页
        7.2.3 以学生生活区为核心布局新校园空间第74-75页
    7.3 本文具有的新元素第75-76页
        7.3.1 校园PBS条件第75页
        7.3.2 多种方法结合第75-76页
    7.4 未来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附录I 调查问卷部分第80-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水规制强度的空间分异与节水减排效应研究
下一篇:合肥城隍庙街区改造与更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