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创业知识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图目录第13-14页
表目录第14-16页
1 绪论第16-24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4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8-19页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9-20页
     ·本研究论文结构第20-24页
2 以往研究回顾第24-52页
   ·创业学习研究回顾第24-37页
     ·创业学习的内涵及主要模型第24-28页
     ·创业学习与创业教育第28-31页
     ·创业学习的环境特征第31-33页
     ·创业学习的决策特征第33-36页
     ·创业学习的过程特征第36-37页
   ·适应性学习文献回顾第37-44页
     ·适应性学习的定义第37-38页
     ·基于试错学习的适应性学习理论第38-42页
     ·适应性学习与创业学习第42-44页
   ·E-Learning与适应性教学系统第44-47页
     ·E-Learning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第44-45页
     ·E-Learning与适应性系统第45-47页
   ·元认知研究回顾第47-52页
     ·元认知的定义及结构第47-48页
     ·元认知与学习的关系第48-52页
3 以往研究总结及本研究设计第52-63页
   ·以往研究小结及评价第52-55页
     ·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2-54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4-55页
   ·研究构思的提出以及研究假设第55-60页
     ·研究目的第55-56页
     ·研究构思第56页
     ·研究假设第56-60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第60-63页
     ·研究方法与工具第60页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第60-63页
4 创业适应性学习访谈研究和内容分析第63-76页
   ·研究目的第63页
   ·研究方法第63-64页
   ·访谈资料分析第64-72页
     ·访谈资料分析方法第64-68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要素类别的建立第68-69页
     ·编码表的构建第69-71页
     ·访谈资料内容分析结果第71-72页
       ·编码信度检验第71页
       ·编码效度检验第71-72页
       ·编码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2页
   ·结果汇总和小结第72-76页
     ·谈结果内容汇总第72-74页
     ·谈研究小结第74-76页
5 创业适应性学习内容结构验证研究第76-88页
   ·研究目的第76页
   ·研究方法第76-80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问卷设计第76页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程序第76-80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80页
   ·研究结果第80-88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80-82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82-86页
     ·研究小结第86-88页
6 创业适应性学习机制及相关关系研究第88-112页
   ·实验研究方法与设计第88-89页
   ·被试情况第89-90页
   ·实验任务设计第90-92页
     ·实验任务描述第90-91页
     ·实验任务的决策规则和投资绩效的计算方法第91-92页
   ·实验变量操纵和操作性检验第92-93页
     ·实验变量操纵第92-93页
     ·操作性检验第93页
   ·实验程序及实验测量第93-94页
     ·实验程序第93-94页
     ·实验测量第94页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第94-112页
     ·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94-96页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第96-97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过程分析第97-105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对于学习绩效的影响作用分析第105-108页
     ·元认知的调节作用分析第108-112页
7 总论第112-124页
   ·研究结果讨论第112-118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12-113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内容构成第113-115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机制及其特征第115-116页
     ·创业适应性学习及其子维度对于学习绩效的影响作用第116-117页
     ·元认知对创业领域知识及创业适应性学习的调节作用第117-118页
     ·究构思修正第118页
   ·研究主要理论进展和现实意义第118-120页
     ·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第118-119页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19-120页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第120-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附录1 测量问卷第136-139页
附录2 模拟实验任务及测量第139-14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员工的角色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战略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创新模式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