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8-9页 |
| 1.2.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0-12页 |
| 2 混合所有制相关理论 | 第12-20页 |
| 2.1 混合所有制的概述 | 第12-13页 |
| 2.2 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理论 | 第13-19页 |
| 2.2.1 公司治理概述 | 第13-15页 |
| 2.2.2 公司治理模式 | 第15-1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大榭石化混合所有制发展历程 | 第20-32页 |
| 3.1 大榭石化简介 | 第20-21页 |
| 3.2 大榭石化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背景及过程 | 第21-27页 |
| 3.2.1 自主经营阶段(2003-2004 年) | 第21页 |
| 3.2.2 初步探索阶段(2004 年-2008 年) | 第21-23页 |
| 3.2.3 全面合作阶段(2009 年-2014 年) | 第23-25页 |
| 3.2.4 深入探索阶段(2014 年至今) | 第25-27页 |
| 3.3 大榭石化实施混合所有制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 3.3.1 经济成分需要整合 | 第27页 |
| 3.3.2 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存在分歧 | 第27-28页 |
| 3.3.3 企业文化急需融合 | 第28页 |
| 3.3.4 治理结构需要磨合 | 第28-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 4 大榭石化混合所有制治理模式 | 第32-50页 |
| 4.1“多元共治”的公司治理理论模型 | 第32页 |
| 4.2 大榭石化“多元共治”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32-35页 |
| 4.2.1 治理模型 | 第33页 |
| 4.2.2 治理主体 | 第33-34页 |
| 4.2.3 治理客体 | 第34页 |
| 4.2.4 治理机制 | 第34-35页 |
| 4.3 大榭石化治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 第35-48页 |
| 4.3.1 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 第35-39页 |
| 4.3.2 利益相关方的治理权限 | 第39-41页 |
| 4.3.3 利益相关方的决策方式 | 第41-42页 |
| 4.3.4 利益相关方的经营管理 | 第42-45页 |
| 4.3.5 利益相关方的监督管理 | 第45-46页 |
| 4.3.6 新老“三会”的融合 | 第46-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5 大榭石化混合所有制实施成效 | 第50-56页 |
| 5.1 管理成效 | 第50-52页 |
| 5.1.1 多元共治,建立了科学的运行机制 | 第50页 |
| 5.1.2 多元共治,促进了高效的企业治理 | 第50-51页 |
| 5.1.3 多元共治,形成了和谐的企业文化 | 第51-52页 |
| 5.1.4 多元共治,促使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工作上了新台阶 | 第52页 |
| 5.2 经济成效 | 第52-5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62页 |
| 6.1 结论 | 第56页 |
| 6.2 建议和展望 | 第56-62页 |
| 6.2.1 可改进之处 | 第57-58页 |
| 6.2.2 改进建议 | 第58-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