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4.1 本文研究思路和过程 | 第18页 |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5 论文可能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20-3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6页 |
2.1.1 普惠金融的概念 | 第20-22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3 村镇银行的概念 | 第23-2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6-31页 |
2.2.1 弱势群体理论 | 第26-27页 |
2.2.2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 第27-28页 |
2.2.3 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28-29页 |
2.2.4 金融共生理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国外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1-36页 |
3.1 发达国家村镇银行经验 | 第31-33页 |
3.1.1 发达国家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 第31-32页 |
3.1.2 发达国家村镇银行经验借鉴 | 第32-33页 |
3.2 发展中国家村镇银行经验 | 第33-36页 |
3.2.1 发展中国家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 第33-34页 |
3.2.2 发展中国家村镇银行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茶陵浦发村镇银行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36-48页 |
4.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 第36-37页 |
4.2 茶陵浦发村镇银行概况 | 第37-38页 |
4.3 茶陵浦发村镇银行可持续性评价 | 第38-48页 |
第五章 茶陵浦发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原因 | 第48-54页 |
5.1 吸储能力有限 | 第48-49页 |
5.2 贷款风险显现 | 第49-50页 |
5.3 获利渠道单一 | 第50-51页 |
5.4 高端金融人才匮乏 | 第51页 |
5.5 其他影响因素 | 第51-54页 |
第六章 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茶陵浦发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54-60页 |
6.1 坚持实践普惠金融的办行原则 | 第54-55页 |
6.1.1 坚持服务三农 | 第54-55页 |
6.1.2 坚持服务小微企业 | 第55页 |
6.2 增强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55-58页 |
6.2.1 开发金融产品,加强业务创新能力 | 第56页 |
6.2.2 完善内部控制,降低贷款风险 | 第56页 |
6.2.3 建立培训体系,吸收高素质人才 | 第56-57页 |
6.2.4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公信力 | 第57-58页 |
6.3 优化银行外部环环境 | 第58-60页 |
6.3.1 针对村镇银行的优惠政策扶持 | 第58页 |
6.3.2 区别与大型银行的差别化监管 | 第58-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