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背景与意旨 | 第9-12页 |
(二)材料与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一、行政权干预公民自由的效能分析 | 第16-22页 |
(一)汽车限购政策的现状 | 第16-19页 |
1.汽车限购政策的预定目的 | 第16-17页 |
2.汽车限购的方式 | 第17-18页 |
3.汽车限购的参与主体范围 | 第18-19页 |
(二)政府出台汽车限购政策的法理依据 | 第19-22页 |
1.社会契约论 | 第19页 |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第19-20页 |
3.公共利益理论 | 第20-22页 |
二、行政权适度干预公民自由的程序保障 | 第22-36页 |
(一)汽车限购政策效果的衡量依据 | 第22-25页 |
1.汽车限购政策的目标效能 | 第22-23页 |
2.汽车限购的经济效能 | 第23-24页 |
3.汽车限购政策的社会效能:限制了公民消费权,违背合同自由精神 | 第24-25页 |
(二)汽车限购政策过度干预公民自由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1.就制定汽车限购政策的法律依据而言 | 第25-26页 |
2.就汽车限购政策的具体内容而言 | 第26-27页 |
3.就汽车限购政策制定的法律程序而言 | 第27-29页 |
(三)行政权适度干预公民自由的原则要求 | 第29-36页 |
1.行政权干预公民自由的基本原则 | 第29-33页 |
2.行政行为干预公民自由的基本程序 | 第33-36页 |
三、行政权过度干预公民自由的救济途径 | 第36-40页 |
(一)司法救济 | 第36-37页 |
1.建立违宪审查机制 | 第36-37页 |
2.完善司法独立制度 | 第37页 |
(二)行政救济 | 第37-39页 |
1.完善行政救济途径 | 第37-38页 |
2.制约行政权力的扩张 | 第38-39页 |
(三)私力救济 | 第39-40页 |
1.发挥网络监督的优势 | 第39页 |
2.向政府提出意见或建议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