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引言 | 第14-20页 |
| 第一章 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研究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 ·安全 | 第20页 |
| ·本质安全 | 第20页 |
| ·事故 | 第20-21页 |
| ·监督管理 | 第21页 |
| ·政府监督管理 | 第21-23页 |
| ·政府监督管理概念 | 第21-22页 |
| ·政府监督管理分类 | 第22-23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山西省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 第24-32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情况 | 第24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政策体系 | 第24-27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 第27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 第27-29页 |
| ·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 | 第27页 |
| ·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 | 第27-28页 |
| ·其他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 第28-29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执行措施 | 第29-32页 |
| ·小煤矿整顿关闭 | 第29页 |
| ·矿井资源整合 | 第29页 |
| ·提高煤矿企业的执行力 | 第29-30页 |
| ·建立安全监督管理联系制度 | 第30页 |
| ·建立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 第30页 |
| ·建立专家会诊制度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山西省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2-38页 |
| ·煤矿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 第32-33页 |
| ·法律法规缺乏可操做性 | 第32页 |
| ·法律法规内容相对滞后 | 第32-33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3-35页 |
| ·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交叉重叠 | 第33页 |
|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 第33-34页 |
| ·未能很好发挥第三方监督管理 | 第34-35页 |
| ·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方法落后 | 第35-36页 |
| ·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单一 | 第35页 |
| ·联合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 第35页 |
| ·多头行政管理 | 第35-36页 |
|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执行不力 | 第36-38页 |
| ·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 第36页 |
|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对山西省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第38-52页 |
| ·完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政策 | 第38-40页 |
| ·提升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法规政策的权威性 | 第38页 |
| ·增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政策的适应性 | 第38-39页 |
| ·提高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政策的可操作性 | 第39-40页 |
| ·理顺煤炭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 第40-45页 |
| ·明确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 | 第40-41页 |
| ·理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关系 | 第41-42页 |
| ·创新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 第42-43页 |
| ·提升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 | 第43-44页 |
| ·充分发挥第三方安全监督管理 | 第44-45页 |
| ·改进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 第45-47页 |
| ·多措并举丰富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 第45-46页 |
| ·完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联合执法 | 第46-47页 |
| ·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 | 第47-52页 |
|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7-48页 |
| ·夯实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第48-49页 |
| ·提升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素质 | 第49-50页 |
| ·加大煤矿的安全投入保障力度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8-59页 |
| 承诺书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