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Exocyst复合体亚基SEC6和PME17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初探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第一节 Exocyst复合体的研究进展第13-21页
   ·囊泡运输的过程第13-14页
   ·拴系因子Exocyst复合体介绍第14-19页
     ·拴系因子第14-15页
     ·Exocyst复合体第15-18页
     ·Exocyst复合体的生物学功能第18-19页
   ·SEC6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第二节 果胶甲酯酶的研究进展第21-29页
   ·植物果胶的结构第21-22页
   ·果胶甲酯酶的研究进展第22-29页
     ·植物PME的结构第22-23页
     ·拟南芥中的果胶甲酯酶的分类及表达第23-26页
     ·果胶甲酯酶的作用机制第26页
     ·果胶甲酯酶活性调节机制第26-28页
     ·果胶甲酯酶在植物发育的功能第28-29页
 第三节 植物根的发育第29-33页
   ·拟南芥根的发育过程第29-30页
     ·拟南芥根的发育第29页
     ·根端分生组织第29-30页
   ·根的纵向结构第30-33页
第二章 SEC6与PME17体内体外互作的验证第33-55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49页
   ·实验材料第35-36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菌株和载体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49页
     ·拟南芥培养第36页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36-39页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39-41页
     ·GST Pull-down实验第41-48页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第48-49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酵母双杂交验证PME17和SEC6的互作第49-50页
   ·体外GST Pull-down验证第50-51页
   ·洋葱表皮细胞和烟草细胞中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BiFC)第51-53页
 第三节 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PME17的定位以及突变体的鉴定第55-67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56-60页
   ·实验材料第56页
   ·实验方法第56-60页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Edwards法)第56页
     ·T-DNA突变体插入纯合验证第56页
     ·转基因植株的构建第56-57页
     ·GUS染色第57-58页
     ·大肠杆菌质粒大提第58-59页
     ·烟草BY-2细胞的转染和筛选第59页
     ·FM4-64染色第59-60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PME17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第60-62页
     ·PME17含有信号肽序列第60-61页
     ·PME17的逆境响应的生物微阵列数据第61-62页
   ·PME17以及SEC6在拟南芥以及烟草BY-2细胞中的定位第62-65页
     ·PME17和SEC6植株水平表达情况的研究第62-63页
     ·PME17以及SEC6在拟南芥及烟草BY-2细胞中的定位第63-65页
   ·T-DNA纯合突变体的验证第65页
     ·T-DNA纯合突变体的验证第65页
 第三节 小结第65-67页
讨论第67-69页
 1 SEC6和PME17存在相互作用第67页
 2. PME17与SEC6可能共同作用于植物细胞壁或者细胞板的形成过程第67-68页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8页
 4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第68页
 5 实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附录第79-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COG复合体亚基COG8基因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遗传模型及cDNA-AFLP差异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