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遗传模型及cDNA-AFLP差异表达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 抗坏血酸研究进展第14-17页
   ·抗坏血酸的功能第14页
   ·植物中AsA从头合成途径第14-16页
   ·植物中AsA其他生物合成途径第16页
   ·植物中AsA的循环途径第16页
   ·植物AsA含量的遗传分析第16-17页
 2 植物数量遗传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植物数量遗传的研究特点第17页
   ·经典数量遗传研究第17-18页
   ·分子数量遗传研究第18-19页
     ·QTL效应的估计方法第18页
     ·纯系品种群体的基因挖掘第18-19页
     ·偏分离标记对连锁图构建和QTL检测的影响第19页
 3 cDNA-AFLP研究进展第19-22页
   ·cDNA-AFLP原理及技术流程第19-20页
   ·cDNA-AFLP的应用第20-22页
     ·杂种优势的遗传模式研究第20页
     ·构建转录连锁图第20页
     ·基因表达特性研究第20-21页
     ·特异表达基因的分离第21-22页
第二章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含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第22-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页
   ·试验材料第24页
   ·维生素C含量测定第24页
   ·遗传模型分析第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不同世代中维生素C含量的次数分布第24-25页
   ·遗传模型的选择及模型适合性检验第25-28页
   ·遗传参数的估计第28-29页
 3 讨论第29-32页
第三章 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第32-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试验材料第34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4页
   ·遗传模型分析第34页
   ·数据处理第34-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B_1、B_2和F_2世代叶绿素含量的次数分布第35-36页
   ·遗传模型的选择及模型适合性检验第36-39页
   ·遗传参数的估计第39-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不结球白菜中抗坏血酸含量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42-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53页
   ·材料第43-45页
     ·植物材料第43页
     ·菌株与载体第43-44页
     ·试剂盒和酶第44页
     ·主要试剂第44页
     ·cDNA-AFLP实验所用接头和引物第44-45页
   ·方法第45-53页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第45页
     ·BSA方法第45页
     ·植物总RNA提取第45-46页
     ·样品RNA检测第46页
     ·双链cDNA合成及纯化第46-47页
     ·双链cDNA酶切和加接头第47-48页
     ·酶切片段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第48-49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9-50页
     ·凝胶染色第50-51页
     ·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序列分析第51-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F_2群体中抗坏血酸测定第53-54页
   ·RNA提取和PCR扩增第54-55页
   ·cDNA-AFLP分析第55-56页
   ·差异表达片段的回收与克隆第56-57页
   ·差异表达序列的分析第57-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第五章 抗坏血酸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第64-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材料第65页
     ·试验材料第65页
     ·主要试剂第65页
   ·方法第65-67页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第65-66页
     ·植物总RNA提取第66页
     ·单链cDNA合成第66页
     ·引物合成第66页
     ·荧光定量第66-6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7-70页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和定量样品选取第67页
   ·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第67-69页
   ·cDNA-AFLP筛选出表达差异片段的定量分析第69-70页
 3 讨论第70-74页
参考文献第74-86页
全文结论第86-88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88-90页
附录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Exocyst复合体亚基SEC6和PME17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初探
下一篇:富氢水缓解冻害和盐胁迫对水稻幼苗氧化伤害及种子萌发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