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基于动稳定度的沥青路面车辙预测与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沥青路面车辙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车辙形成机理与预测模型第15-19页
   ·车辙形成机理第15页
   ·车辙影响因素第15-16页
     ·沥青混合料第15-16页
     ·交通荷载第16页
     ·环境第16页
   ·流动型车辙特性分析第16-17页
   ·流动型车辙预测模型第17-18页
     ·经验法第17页
     ·理论分析法第17页
     ·理论-经验法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基于动稳定度的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第19-35页
   ·车辙试验评价指标第19-21页
     ·评价指标第19-20页
     ·评价指标分析第20页
     ·动稳定度第20-21页
   ·基于动稳定度的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第21-22页
     ·预测模型原理第21页
     ·预测模型成立条件第21页
     ·基于动稳定度DS的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第21-22页
   ·路面温度预估方法第22-23页
     ·预估方法概述第22-23页
     ·大气温度变化规律第23页
     ·路面温度变化规律第23页
   ·当量小时轴次预估方法第23-26页
     ·交通量的收集与统计第23-25页
     ·当量小时轴次的预估方法第25-26页
   ·动稳定度的变化及其预估第26-27页
     ·不同温度下动稳定度值的变化规律第26-27页
     ·不同使用年限后动稳定度值的变化规律第27页
   ·基层类型调整系数分析第27-33页
     ·整体路况介绍第27-29页
     ·正态分布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第29-30页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30-31页
     ·不同基层类型对车辙的影响程度分析第31-33页
   ·预测模型中其他相关参数设定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沥青路面试验路车辙预测、验证及有限元模拟第35-55页
   ·车辙预测模型的工程实际验证第35-37页
     ·试验路工程概况第35-36页
     ·试验路所在路段改建方案第36页
     ·试验路铺筑方案第36-37页
   ·试验路路面车辙深度跟踪检测第37-39页
   ·试验路车辙预测与验证第39-48页
     ·路面温度第39-42页
     ·当量小时轴次第42-43页
     ·动稳定度第43-45页
     ·预测模型参数汇总第45-46页
     ·预测模型的验证第46-48页
   ·ABAQUS软件简介第48-49页
     ·ABAQUS的分析步骤第48-49页
     ·ABAQUS的功能模块第49页
   ·车辙深度有限元模拟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第49-50页
     ·ABAQUS中的蠕变模型第49-50页
     ·连续变温模型的沥青路面车辙模拟分析方法第50页
   ·车辙的有限元模拟及结果分析第50-53页
       ·温度场的分析第50-51页
     ·路面车辙的计算第51-53页
     ·有限元模拟的验证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沥青路面耐久性设计方法初探第55-63页
   ·耐久性设计方法概述第55-56页
     ·设计方法的概念第55页
     ·设计方法的步骤第55页
     ·设计方法的使用范围第55-56页
     ·设计方法的原则第56页
   ·沥青路面耐久性设计方法流程第56-57页
   ·沥青路面耐久性设计方法示例第57-62页
     ·不考虑养护费用情况第58-59页
     ·考虑养护费用情况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沥青路面车辙预测软件开发第63-67页
   ·软件开发思路第63页
   ·开发环境第63页
   ·系统功能第63-66页
     ·沥青路面车辙预测第64-65页
     ·沥青路面耐久性设计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埋隧道掘进爆破与振动监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社会网络的车载自组网中数据转发机制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