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离散元法在高边坡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概况第11-14页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法第11页
     ·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第11-12页
     ·颗粒离散元分析法第12-13页
     ·主要分析方法的比较第13-14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高填方填料性质研究第16-28页
   ·引言第16页
   ·土的含水率试验第16-17页
     ·试验设备第16页
     ·试验的步骤第16页
     ·试验结果整理第16-17页
     ·试验数据和结果第17页
   ·土的击实试验第17-20页
     ·试验设备第17页
     ·试验的步骤第17-18页
     ·试验数据及结果第18-20页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第20-25页
     ·仪器设备第20页
     ·试样的成型第20-21页
     ·试验的步骤第21-22页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第22-25页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第25-27页
     ·仪器设备第25-26页
     ·试样处理第26页
     ·试验步骤第26页
     ·结果整理第26页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颗粒流方法土体分析的基本理论第28-42页
   ·引言第28页
   ·颗粒流理论的基本方程第28-33页
     ·力—位移定律第29-32页
     ·运动定律第32-33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33页
   ·颗粒流物理参数的确定第33-36页
     ·计算时步的确定第33-35页
     ·微分密度缩放比例第35-36页
     ·机械阻尼第36页
   ·颗粒流接触本构模型第36-41页
     ·接触刚度模型第36-37页
     ·滑动模型第37页
     ·粘结模型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颗粒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的关系研究第42-50页
   ·引言第42页
   ·双轴试验模型的建立第42-46页
     ·双轴试验模拟的过程第42-43页
     ·式样模型控制参数第43-44页
     ·颗粒生成的基本算法第44页
     ·墙体刚度的选择第44-45页
     ·伺服机制的选择第45-46页
   ·颗粒细观参数与土体宏观参数之间的关系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土质高边坡稳定性的颗粒流分析第50-76页
   ·引言第50页
   ·强度折减法和改进的重力增加法基本原理第50-52页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第50-51页
     ·改进的重力增加法基本原理第51-52页
   ·土坡的稳定性分析第52-74页
     ·土坡破坏的判据第52页
     ·土坡颗粒流模型的建立第52-54页
     ·细观参数的选取第54页
     ·强度折减法土坡失稳过程模拟第54-63页
     ·改进的重力增加法土坡失稳过程模拟第63-72页
     ·极限平衡法土坡模拟第72-73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页
   ·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成本分析的道路养护决策研究
下一篇:废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在透水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