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0页 |
·探究性教学的要求 | 第10-11页 |
·高中生物课程本身的要求 | 第11页 |
·创新教育的要求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自制教具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第12页 |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自制教具的理论研究 | 第14-22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教具 | 第14页 |
·自制教具 | 第14-15页 |
·自制教具的特点 | 第15-16页 |
·自制教具具有经济性 | 第15页 |
·自制教具有灵活性 | 第15页 |
·自制教具有明确的信息传播功能 | 第15-16页 |
·自制教具具有多样性 | 第16页 |
·自制教具有针对性 | 第16页 |
·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自制教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 第16页 |
·自制教具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 第16-17页 |
·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17页 |
·学生参与自制教具能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 第17页 |
·自制教具有利于弥补教学仪器之不足 | 第17-18页 |
·自制教具选材、设计和制作的原则 | 第18-22页 |
·选材的原则 | 第18-19页 |
·设计的原则 | 第19-20页 |
·制作的原则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自制教具实例 | 第22-31页 |
·染色体变异磁性与贴纸教具 | 第22-23页 |
·制作背景 | 第22页 |
·制作过程 | 第22-23页 |
·教具使用 | 第23页 |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教具 | 第23-26页 |
·制作背景 | 第23-24页 |
·制作过程 | 第24-25页 |
·教具使用 | 第25-26页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结构模型 | 第26-27页 |
·制作背景 | 第26页 |
·制作过程 | 第26页 |
·教具使用 | 第26-27页 |
·细胞呼吸方式及过程教具模型 | 第27-29页 |
·制作背景 | 第27页 |
·制作过程 | 第27-28页 |
·教具使用 | 第28-29页 |
·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教具模型 | 第29-31页 |
·制作背景 | 第29页 |
·制作过程 | 第29页 |
·教具使用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31-47页 |
·实验对象的确定 | 第31页 |
·实验的具体过程 | 第31-32页 |
·运用自制教具教学的效果要求 | 第31-32页 |
·运用自制教具教学的内容及具体的学习目标 | 第32页 |
·自制教具教学案例--《DNA 的复制》 | 第32-36页 |
·教材重难点分析 | 第32-33页 |
·学情分析 | 第33页 |
·教学目标 | 第33页 |
·课前准备 | 第33-34页 |
·教学过程 | 第34-36页 |
·教学反思 | 第36页 |
·自制教具教学案例--《染色体变异》 | 第36-39页 |
·教材重难点分析 | 第36页 |
·学情分析 | 第36页 |
·教学目标 | 第36-37页 |
·课前准备 | 第37页 |
·教学过程 | 第37-39页 |
·教学反思 | 第39页 |
·实验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 第39-47页 |
·考试成绩量表分析 | 第39-40页 |
·学习兴趣调查量表分析 | 第40-43页 |
·自制教具教学效果调查量表分析 | 第43-47页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一 | 第51-52页 |
附录二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