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引言 | 第15-19页 |
一、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 论文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恐怖主义犯罪与反恐模式 | 第19-44页 |
第一节 恐怖主义犯罪及其趋势 | 第19-23页 |
一、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 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其治理现状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国际反恐立法的发展 | 第23-36页 |
一、 联合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反恐公约和决议 | 第24-28页 |
二、 英美法国家和地区的反恐立法 | 第28-32页 |
三、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反恐立法和刑事立法 | 第32-36页 |
第三节 国际反恐模式 | 第36-44页 |
一、 战争模式——以美国为例的分析 | 第37-41页 |
二、 诉讼机制治理模式 | 第41-44页 |
第二章 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概述 | 第44-65页 |
第一节 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概念及设立背景 | 第44-50页 |
一、 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概念 | 第44-45页 |
二、 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设立背景 | 第45-50页 |
第二节 设立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50-55页 |
一、 反恐背景下安全利益为先的价值取向 | 第50-52页 |
二、 以国际人权法为基准的底线性正当程序权利的保障 | 第52-54页 |
三、 强化国家权力与保障基本人权之间的动态平衡 | 第54-55页 |
第三节 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基本特征 | 第55-65页 |
一、 诉讼的价值理念 | 第56-57页 |
二、 程序制度的设计 | 第57-62页 |
三、 反恐诉讼的实际操作 | 第62-65页 |
第三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侦查取证与羁押制度 | 第65-107页 |
第一节 反恐侦查取证措施的比较法考察 | 第65-87页 |
一、 英美法国家的反恐侦查取证措施 | 第65-79页 |
二、 大陆国家的反恐侦查取证措施 | 第79-83页 |
三、 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83-87页 |
第二节 反恐诉讼中的人身羁押措施及程序 | 第87-107页 |
一、 典型的反恐羁押制度立法考察 | 第89-104页 |
二、 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104-107页 |
第四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庭审结构类型 | 第107-134页 |
第一节 英美法国家反恐诉讼庭审结构 | 第108-121页 |
一、 美国的军事法庭模式及设想中的国家安全法庭 | 第108-116页 |
二、 英国的“Diplock”审判模式 | 第116-120页 |
三、 以色列的双轨制模式 | 第120-121页 |
第二节 大陆法国家的反恐诉讼庭审结构 | 第121-125页 |
一、 西班牙的“国家法院”( Audiencia Nacional) | 第121-124页 |
二、 法、德等其他国家的普通法庭模式 | 第124-125页 |
第三节 比较分析其启示 | 第125-134页 |
一、 审判的主体形式与功能 | 第126-128页 |
二、 控辩平衡与对抗程度 | 第128-130页 |
三、 审判的基础与方法 | 第130-131页 |
四、 审判规则 | 第131-134页 |
第五章 恐怖主义犯罪诉讼中的特殊证据法规范 | 第134-184页 |
第一节 庭审证人作证的特殊性 | 第134-141页 |
一、 后“9·11”时代情报主导的反恐侦查实践 | 第134-136页 |
二、 情报使用在恐怖主义犯罪诉讼程序中的困境 | 第136-138页 |
三、 特别作证程序——情报信息向诉讼证据的转化 | 第138-141页 |
第二节 证人保护、被害人保护特别措施 | 第141-150页 |
一、 反恐背景下证人和被害人保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第141-143页 |
二、 证人和被害人保护特别措施的立法和实践考察 | 第143-150页 |
第三节 控方证明责任的特殊性 | 第150-169页 |
一、 焦点前移的简化式证明责任 | 第150-164页 |
二、 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 第164-169页 |
第四节 证明标准的特殊性 | 第169-177页 |
第五节 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177-184页 |
一、 在程序制约前提下发挥情报的证据效用 | 第177-179页 |
二、 以程序内外措施确保证人、被害人权益 | 第179-181页 |
三、 适度借鉴域外证据规则,在诉讼公正基础上有效追诉犯罪 | 第181-184页 |
第六章 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在中国的建构 | 第184-240页 |
第一节 我国确立反恐特别诉讼程序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 第184-206页 |
一、 我国当前的反恐形势及应对选择 | 第184-194页 |
二、 我国的反恐刑事立法现状及确立特别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 第194-203页 |
三、 我国确立反恐特别诉讼程序的可行性 | 第203-206页 |
第二节 我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的改革方向 | 第206-219页 |
一、 我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必须坚持的原则 | 第206-215页 |
二、 我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的结合点 | 第215-219页 |
第三节 我国未来反恐诉讼特别程序的具体构想 | 第219-240页 |
一、 明确反恐特别诉讼程序的立法模式 | 第220-221页 |
二、 充分发掘程序资源,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 第221-232页 |
三、 完善程序立法,保障基本诉讼权利 | 第232-240页 |
(一) 设立特别律师制度 | 第232-234页 |
(二) 在保障人证安全的同时确保被告人质询权 | 第234-236页 |
(三) 从程序和实体上保障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的利益 | 第236-237页 |
(四) 强化审讯程序法律控制,严格口供采信规则 | 第237-240页 |
结束语 | 第240-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2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