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6页 |
| ·旅游团购网站定义及介绍 | 第7页 |
| ·旅游团购网站的类型 | 第7-9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0-14页 |
| ·研究框架图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与本文内容 | 第11-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 ·国外学者研究方面 | 第16-18页 |
| ·网络团购模式、价格研究方面 | 第16-17页 |
| ·消费者群体效应及调整价格方面 | 第17页 |
| ·对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 | 第17-18页 |
| ·国内学者研究方面 | 第18-20页 |
| ·分析网络团购发展基础、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19-20页 |
| ·研究影响因素 | 第20页 |
|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 ·研究角度和重点 | 第20-21页 |
| ·研究深度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2页 |
|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2-23页 |
|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3-26页 |
| ·消费者态度 | 第23-24页 |
| ·主观规范 | 第24页 |
| ·知觉行为控制 | 第24页 |
| ·行为意向 | 第24页 |
| ·行为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我国旅游团购网站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6-29页 |
| ·我国旅游团购网站发展现状 | 第26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 ·旅游团购网站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 第27页 |
| ·旅游产品属性的限制 | 第27页 |
| ·中国旅游市场自身秩序不规范 | 第27-29页 |
| 第五章 :我国旅游团购网站的 SWOT 分析 | 第29-31页 |
| 第六章 :提高我国旅游团购网站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 | 第31-40页 |
| ·关注度因素的必要性 | 第31页 |
| ·模型设计与假设 | 第31-34页 |
| ·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 ·模型研究设计与假设 | 第33-34页 |
| ·问卷设计思路 | 第34-35页 |
| ·数据分析和结果 | 第35-40页 |
| ·描述性分析 | 第35页 |
|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35页 |
| ·假设检验 | 第35-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第七章 :我国旅游团购网站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 ·提高网站的信誉和完善平台功能 | 第40页 |
| ·严格控制旅游团购产品质量及增强服务功能 | 第40-42页 |
| ·控制旅游团购产品内容和质量 | 第40-41页 |
| ·合理的产品定价 | 第41页 |
| ·保证服务标准一致 | 第41页 |
| ·差异化产品策略 | 第41-42页 |
| ·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 第42页 |
| ·加强旅游团购后台支撑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 ·实行旅游团购网站首偿制保证消费者权益 | 第42页 |
| ·推广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业务 | 第42-43页 |
| ·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和信用卡信息 | 第43页 |
| ·重视消费者差评 | 第43-44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在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第47-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