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湿地的污染威胁 | 第9-10页 | 
| ·湿地保护的重视 | 第10页 | 
| ·湿地景观修复的方法概述 | 第10-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盐水湿地修复与设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57页 | 
| ·盐水湿地概述 | 第15-19页 | 
| ·盐水湿地概况 | 第15-17页 | 
| ·盐水湿地景观修复设计与管理内涵 | 第17-18页 | 
| ·影响盐水湿地水质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 ·食物链修复与栖息地创建的困难与机会 | 第19页 | 
| ·盐水湿地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 | 第19-54页 | 
| ·盐水湿地的成因 | 第19-21页 | 
| ·盐水湿地的关联特征 | 第21-23页 | 
| ·盐水湿地的物理特征 | 第23-31页 | 
| ·盐水湿地的化学特征 | 第31-34页 | 
| ·盐水湿地的生物特征 | 第34-54页 | 
| ·微栖地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 第54-57页 | 
| ·微栖地 | 第55页 | 
| ·生物多样性保育 | 第55-56页 | 
| ·建立生态基本数据库 | 第56-57页 | 
| 第三章 盐水湿地“生物—生态”景观修复设计研究 | 第57-98页 | 
|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第57-61页 | 
|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和发展 | 第57-59页 | 
| ·现阶段“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方法概述 | 第59-60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生物—生态”水体修复设计方向 | 第60-61页 | 
| ·基于“生物操控技术”的水生植物在盐水湿地中的研究与设计 | 第61-75页 | 
| ·盐水湿地植被群落的建立与管理 | 第62-68页 | 
| ·植物操控与管理 | 第68-75页 | 
| ·基于食物网原理的盐水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研究与设计 | 第75-92页 | 
| ·针对无脊椎动物的盐水湿地栖息地设计 | 第75-76页 | 
| ·针对两栖类动物的盐水湿地栖息地设计 | 第76-78页 | 
| ·针对蜻蜓的盐水湿地栖息地设计 | 第78-80页 | 
| ·针对鸟类与水禽的盐水湿地栖息地设计 | 第80-89页 | 
| ·针对鱼类的盐水湿地生态河床设计 | 第89-91页 | 
| ·栖息地之间的联系 | 第91-92页 | 
| ·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盐水湿地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92-98页 | 
| ·盐水湿地微生物的重要性 | 第92-93页 | 
| ·湿地微生物数量及分布 | 第93-95页 | 
| ·基于“生物操控”的生物膜法在盐水湿地中的应用 | 第95-98页 | 
| 第四章 盐水湿地生态工法研究 | 第98-123页 | 
| ·生态工法概述 | 第98-101页 | 
| ·生态工法的内涵与发展 | 第98-99页 | 
| ·生态工法的分类及构造单元 | 第99-101页 | 
| ·盐水湿地生态工法之护岸工法研究与设计 | 第101-115页 | 
| ·基于生态操控技术的盐水湿地护岸工法研究与设计 | 第102-111页 | 
| ·基于微栖地修复的盐水湿地护岸工法研究与设计 | 第111-115页 | 
| ·盐水湿地生态工法之固床工法研究与设计 | 第115-121页 | 
| ·盐水湿地生态河床的基质研究 | 第116-120页 | 
| ·盐水湿地生态河床之潜坝 | 第120-121页 | 
| ·盐水湿地生态工法之挡土与边坡工法研究与设计 | 第121-123页 | 
| 第五章 典型围垦区盐水湿地景观修复设计可行性研究 | 第123-155页 | 
| ·项目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23-124页 | 
| ·项目背景 | 第123-124页 | 
|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124页 | 
| ·大目湾水系规模分析论证 | 第124-137页 | 
| ·大目湾水源环境状况分析 | 第124-128页 | 
| ·大目湾水文水利分析 | 第128-134页 | 
| ·大目湾淡水水系研究 | 第134-137页 | 
| ·大目湾水系景观生态修复设计与研究 | 第137-151页 | 
| ·大目湾植物群落修复设计与研究 | 第138-145页 | 
| ·大目湾栖息地修复设计与研究 | 第145-148页 | 
| ·大目湾护岸工的生态工法设计与研究 | 第148-151页 | 
| ·效益评估与风险对策 | 第151-155页 | 
| ·非工程措施及工程运行管理 | 第151-152页 | 
| ·效益评估 | 第152-155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不足 | 第155-157页 | 
| ·结论 | 第155页 |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155-157页 | 
| ·研究不足 | 第155-156页 | 
| ·未来的机会 | 第156-1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7-16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4-165页 | 
| 致谢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