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数字浮雕传承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研究 | 第15-31页 |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出现及形式 | 第15-17页 |
·女性题材出现的原因 | 第15-16页 |
·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 | 第16-17页 |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造型特点分析 | 第17-23页 |
·神像的造型分析 | 第17-21页 |
·人像的造型分析 | 第21-23页 |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服饰与装扮特点分析 | 第23-26页 |
·神像的服饰与装扮分析 | 第23-24页 |
·人像的服饰与装扮分析 | 第24-26页 |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雕刻技法分析 | 第26-29页 |
·独雕与群雕相结合 | 第26-27页 |
·多种雕刻形式相结合 | 第27页 |
·技术与科技相结合 | 第27-29页 |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价值分析 | 第29-30页 |
·艺术欣赏价值 | 第29页 |
·宗教文化价值 | 第29-30页 |
·科学考察价值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在数字浮雕中的传承 | 第31-44页 |
·数字浮雕艺术是传承大足女性形象的新方式 | 第31-32页 |
·清晰细腻的传承 | 第31页 |
·呈现形式多样化 | 第31-32页 |
·石刻文化宣传的新载体 | 第32页 |
·数字浮雕传承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原则 | 第32-40页 |
·绘画原则 | 第32-33页 |
·雕塑原则 | 第33-34页 |
·透视学原则 | 第34-37页 |
·写实性原则 | 第37-39页 |
·比例压缩原则 | 第39-40页 |
·数字浮雕传承大足石刻女性形象的途径 | 第40-42页 |
·线条特征的表现 | 第40-41页 |
·形体塑造和体量感的表现 | 第41页 |
·情感的表现 | 第41-42页 |
·女性形象的数字浮雕传承表现实例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大足石刻女性形象在数字浮雕中的应用 | 第44-51页 |
·设计创作的原则 | 第44-46页 |
·装饰性原则 | 第44-45页 |
·抽象性原则 | 第45-46页 |
·设计创作的方法 | 第46-47页 |
·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 第47-48页 |
·装饰艺术品 | 第47页 |
·纪念艺术品 | 第47-48页 |
·应用设计实例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
附录B:作者设计作品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