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监事会制度的概述 | 第13-18页 |
·监事会制度的产生 | 第13-14页 |
·监事会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4-15页 |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5-16页 |
·出资者所有权理论 | 第16页 |
·监事会制度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我国监事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现状及立法原因分析 | 第18-26页 |
·我国监事会制度的现状 | 第18-19页 |
·我国对监事会规定的法律规范 | 第18-19页 |
·我国监事会在实际运行中形同虚设、整体失效 | 第19页 |
·我国公司中监事会功能丧失的立法原因分析 | 第19-26页 |
·监事会机构设置不独立 | 第19-20页 |
·监事缺乏独立性 | 第20-21页 |
·监事会的权利内容残缺不全,缺乏基本保障 | 第21-24页 |
·监事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相应的约束机制 | 第24-26页 |
第3章 国外监事会制度的规定 | 第26-32页 |
·典型国家对监事会制度的规定 | 第26-29页 |
·德国模式 | 第26-27页 |
·日本模式 | 第27-29页 |
·法国模式 | 第29页 |
·典型国家监事会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典型国家监事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第4章 我国监事会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2-41页 |
·建立健全的监事会执行机构 | 第32-34页 |
·建立健全的监事会工作机制 | 第32-33页 |
·监事会单独设立资金账户 | 第33页 |
·丰富监事会成员的组成 | 第33-34页 |
·提高监事的独立性 | 第34-35页 |
·严格监事会成员的资格 | 第34页 |
·聘请外部独立监事 | 第34-35页 |
·明确规定监事解任的法定程序 | 第35页 |
·完善监事会的职权 | 第35-38页 |
·赋予监事会随时取得营业报告的权利 | 第35-36页 |
·赋予监事会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的调查权 | 第36页 |
·赋予监事会以提名和薪酬参与决定权 | 第36-37页 |
·完善监事会人事监督权和公司代表权 | 第37-38页 |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第38-41页 |
·建立合理的监事薪酬机制 | 第38-39页 |
·完善对监事的考核机制 | 第39页 |
·强化监事会成员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