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已成为时代课题 | 第10页 |
·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是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地位的保证 | 第10-11页 |
·我国关于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亟待发展完善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3-14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4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4页 |
·历史研究法 | 第14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教师专业化 | 第14-15页 |
·标准 | 第15页 |
·教师专业化标准 | 第15页 |
·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 | 第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 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理论支撑与社会需要 | 第16-19页 |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7页 |
·建设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专业化标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规范与发展作出导向 | 第17-18页 |
·专业化标准能够有效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地位 | 第18页 |
·建设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可行性 | 第18-19页 |
·发达国家专业化标准的可借鉴经验 | 第18-19页 |
·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撑与保证 | 第19页 |
3 教师专业化标准概况 | 第19-22页 |
·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背景 | 第19-20页 |
·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意义 | 第20页 |
·推动教育质量的深化发展 | 第20页 |
·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 | 第20页 |
·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趋势 | 第20-22页 |
·强调一线教师的参与 | 第20-21页 |
·政府部门同教育机构合作研究 | 第21页 |
·对教师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的严格规定 | 第21页 |
·重视实践能力与评价作用 | 第21-22页 |
4 国外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研究 | 第22-38页 |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 | 第22-28页 |
·美国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背景 | 第22页 |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背景 | 第22页 |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历程 | 第22-23页 |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框架 | 第23-28页 |
·日本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 | 第28-31页 |
·日本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日本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历程 | 第29页 |
·日本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框架 | 第29-31页 |
·英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 | 第31-35页 |
·英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背景 | 第31页 |
·英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历程 | 第31-32页 |
·英国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框架 | 第32-35页 |
·国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特点分析 | 第35-36页 |
·国家政策保障基础上的广泛社会参与 | 第35页 |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下的职业阶段标准 | 第35-36页 |
·体现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第36页 |
·教师自主权利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36页 |
·国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针对不同阶段分步骤研究,注重标准的实际应用环境 | 第36-37页 |
·立足整体职业规划,提高职前教师素质水平 | 第37页 |
·实行严格的准入资格标准,保证整体质量提升 | 第37页 |
·标准内容应涵盖基本的专业知识、能力与自我发展要求 | 第37-38页 |
5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现状与问题 | 第38-42页 |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历史沿革 | 第38-39页 |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现状与问题 | 第39-42页 |
·三级教师专业标准 | 第39-40页 |
·职前教育阶段 | 第40-41页 |
·入职资格阶段 | 第41-42页 |
·职后发展阶段 | 第42页 |
6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的构思 | 第42-48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理念 | 第42-44页 |
·立足国情合理借鉴经验,体现地区差异 | 第42-43页 |
·在综合知识体系基础上体现体育学科特性,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 第43页 |
·注重标准的实用性与连贯性,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终身学习 | 第43-44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建设的宏观支持 | 第44-46页 |
·法律制度和机构保障 | 第44-45页 |
·政策和资金支持 | 第45-46页 |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微观构建 | 第46-47页 |
·以综合知识能力为指向的职前合格体育教师标准 | 第46页 |
·以灵活有成效的教学为指向的入职一般体育教师标准 | 第46-47页 |
·以促进学科发展和自身进步为指向的职后优秀体育教师标准 | 第47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框架设想 | 第47-4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件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