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16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概述 | 第17-22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 第17-18页 |
·人文关怀的涵义 | 第17-18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 第18页 |
·大学生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 第19页 |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 第19-20页 |
·大学生的价值实现 | 第20页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 第22-26页 |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22页 |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 第22-23页 |
·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3-24页 |
·有助于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 第24页 |
·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重视理论教育,忽视社会实践 | 第26-27页 |
·重视社会价值的培养,忽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 第27页 |
·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 | 第27-28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 | 第28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欠妥 | 第28-29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未被足够认识 | 第29页 |
·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人文关怀的对策 | 第31-41页 |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 第31-33页 |
·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 | 第31-32页 |
·营造人文关怀的精神文化环境 | 第32页 |
·创设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 第32-33页 |
·开展大学生人文实践活动 | 第33-35页 |
·建立大学生人文社会实践基地 | 第33-34页 |
·开设大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 第34-35页 |
·扩大大学生社团活动范围 | 第35页 |
·注重情感投入,融入人文关怀思想 | 第35-37页 |
·注重人文关怀情感投入 | 第35-36页 |
·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理念 | 第36-37页 |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机制 | 第37-38页 |
·完善人文关怀保障和领导机制 | 第37页 |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 第37-38页 |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 第38-40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8-39页 |
·树立积极平等的教育观 | 第39页 |
·具备高尚的人文情怀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1、结论 | 第41页 |
2、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