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大股东掏空定义 | 第17-18页 |
一、货币——非货币角度 | 第17-18页 |
二、显性——隐性角度 | 第18页 |
三、可转移性角度 | 第18页 |
第二节 大股东掏空手段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大股东掏空度量的相关研究 | 第21-27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21-23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23-27页 |
第四节 大股东掏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两权分离度的掏空计量方法研究 | 第31-38页 |
第一节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 第31-35页 |
一、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实现形式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两权分离视角下大股东掏空的内在产生机理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两权分离度的掏空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对大股东掏空影响机理分析假设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对大股东掏空影响的研究重要性 | 第38页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结构对大股东掏空影响机理分析及假设 | 第38-42页 |
一、公司股权结构与大股东掏空 | 第38-41页 |
二、董事会结构与大股东掏空 | 第41页 |
三、监事会结构与大股东掏空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公司制度下约束水平与激励水平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2-48页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48-54页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8页 |
第二节 指标选取 | 第48-51页 |
一、因变量指标 | 第48-49页 |
二、自变量指标 | 第49页 |
三、中介变量指标 | 第49-50页 |
四、控制变量指标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模型构建 | 第51-54页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第54-69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54-58页 |
一、上市公司各研究变量的总体情况分析 | 第54-55页 |
二、不同分类情形下上市公司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55-58页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59-69页 |
一、公司股权结构与大股东掏空程度的回归分析 | 第59-65页 |
二、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大股东掏空程度的回归分析 | 第65-67页 |
三、公司监事会结构与大股东掏空程度的回归分析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9-7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一、公司股权结构与大股东掏空 | 第69-70页 |
二、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大股东掏空 | 第70页 |
三、公司监事会结构与大股东掏空 | 第70-71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71-72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