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2 测量坐标系的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 ·地球椭球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 ·坐标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 第20-21页 |
| ·高斯投影 | 第21-22页 |
| ·我国常用的坐标系统 | 第22-26页 |
| ·1954北京坐标系 | 第22-23页 |
| ·1980西安坐标系 | 第23页 |
| ·WGS-84坐标系 | 第23-24页 |
|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第24-26页 |
| 3 测量坐标转换的基本理论 | 第26-38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常用的坐标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 ·空间直角坐标 | 第27页 |
| ·大地坐标 | 第27页 |
| ·平面直角坐标 | 第27页 |
| ·同一基准下坐标系转换 | 第27-32页 |
| ·大地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 | 第27-30页 |
| ·空间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转换 | 第30-31页 |
| ·空间直角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 | 第31-32页 |
| ·坐标换带计算 | 第32页 |
| ·坐标基准转换 | 第32-38页 |
| ·平面坐标转换 | 第33-34页 |
| ·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34-35页 |
| ·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35-38页 |
| 4 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方法研究 | 第38-50页 |
| ·基于最小二乘的转换参数求解模型 | 第38-40页 |
| ·基于抗差估计的转换参数求解模型 | 第40-42页 |
| ·坐标转换参数的解耦算法 | 第42-48页 |
| ·解耦算法的相关概念 | 第43-44页 |
| ·求取四参数 | 第44-46页 |
| ·求取七参数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页 |
| ·高程未知的二维坐标与三维空间坐标的七参数转换模型 | 第48-50页 |
| 5 软件设计与实例验证 | 第50-73页 |
| ·软件功能设计 | 第50-52页 |
| ·开发工具 | 第50页 |
| ·功能设计 | 第50-52页 |
| ·数据文件格式说明 | 第52-53页 |
| ·直角坐标数据文件格式 | 第52页 |
| ·大地坐标数据文件格式 | 第52页 |
| ·度分秒-度-弧度格式 | 第52-53页 |
| ·软件说明与功能实现 | 第53-60页 |
| ·软件菜单 | 第53-54页 |
| ·相同椭球基准下坐标转换的实现 | 第54-56页 |
| ·平面直角坐标转换的实现 | 第56-58页 |
| ·空间直角坐标转换的实现 | 第58-59页 |
| ·高斯投影换带计算的实现 | 第59-60页 |
| ·实例验证 | 第60-73页 |
| ·精度评定 | 第60-62页 |
| ·算例 | 第62-7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