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二、研究手段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第一节 相关定义的界定 | 第17-18页 |
一、教育政策 | 第17页 |
二、语言政策 | 第17-18页 |
三、外语教育政策 | 第18页 |
四、话语秩序 | 第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析 | 第18-22页 |
一、国内外对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 | 第18-20页 |
二、国内外对外语教育政策的话语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语料库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的互动研究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批评话语分析 | 第23-24页 |
二、批评话语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融合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 | 第27-53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第27-35页 |
一、《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社会语境分析 | 第27-29页 |
二、《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的文本分析 | 第29-32页 |
三、《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的话语实践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二节 80 年代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第35-40页 |
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社会语境分析 | 第35-36页 |
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文本分析 | 第36-38页 |
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话语实践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三节 90 年代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第40-45页 |
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社会语境分析 | 第40-42页 |
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文本分析 | 第42-44页 |
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话语实践分析 | 第44-45页 |
第四节 2000 年之后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第45-53页 |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社会语境分析 | 第46页 |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文本分析 | 第46-49页 |
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话语实践分析 | 第49页 |
四、对相关配套政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的分析 | 第49-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9页 |
第一节 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嬗变的探究 | 第53-57页 |
一、大学英语教育政策话语规律分析 | 第53-55页 |
二、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变迁的实质 | 第55-56页 |
三、大学英语教育政策话语历史阶段研究的意义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对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建议 | 第57-58页 |
一、建立完善科学化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制定机制 | 第57页 |
二、实践话语要求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制定变供给驱动为需求驱动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