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绪论 | 第16-2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18-22页 |
·研究框架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23-25页 |
·主要创新 | 第23-24页 |
·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2. 财务舞弊相关文献回顾 | 第25-34页 |
·财务舞弊的界定 | 第25-26页 |
·财务舞弊的手段 | 第26-27页 |
·财务舞弊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财务舞弊的后果 | 第29-30页 |
·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 | 第30-31页 |
·财务舞弊特征的识别 | 第31-32页 |
·财务舞弊与审计风险 | 第32-33页 |
·文献评述 | 第33-34页 |
3. 理论基础 | 第34-43页 |
·事务所风险规避倾向 | 第34-37页 |
·财务舞弊与审计风险评估 | 第37-38页 |
·审计风险应对 | 第38-43页 |
·事务所辞聘 | 第39页 |
·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 第39-40页 |
·调整审计计划 | 第40页 |
·配置专家人员 | 第40-42页 |
·收取审计风险溢价 | 第42-43页 |
4. 实证检验 | 第43-64页 |
·研究假设 | 第43-47页 |
·财务舞弊与审计收费 | 第43-45页 |
·财务舞弊与审计意见 | 第45-46页 |
·财务舞弊与事务所辞聘 | 第46-47页 |
·样本选取及变量定义 | 第47-50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定义 | 第48页 |
·控制变量定义 | 第48-49页 |
·行业及年度虚拟变量定义 | 第49-50页 |
·模型设计 | 第50-51页 |
·模型一 | 第50页 |
·模型二 | 第50页 |
·模型三 | 第50-51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51-53页 |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51-52页 |
·违规样本年度及处理单位分布 | 第52页 |
·违规样本审计意见类型 | 第52-53页 |
·相关系数分析 | 第53-54页 |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54-60页 |
·基于假设一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假设二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基于假设三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60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60-64页 |
·对样本进行进一步限制 | 第60-62页 |
·对数据极端值进行处理 | 第62-64页 |
5.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后记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