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 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方案 | 第15-17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职业生涯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 职业与职业生涯 | 第17页 |
2. 职业生涯规划 | 第17-18页 |
(二) 职业生涯理论 | 第18-20页 |
1. 人职匹配理论 | 第18-19页 |
2. 职业锚理论 | 第19页 |
3.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 | 第19-20页 |
(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 第20-22页 |
1.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 | 第20页 |
2.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明确目标 | 第20-21页 |
3.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第21页 |
4.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和就业 | 第21-22页 |
三、 大学生“考证”现状调查分析 | 第22-44页 |
(一) 大学生考证基本情况 | 第22-32页 |
1. 大学生考证人数和结构 | 第22-24页 |
2. 大学生考证类型和次数 | 第24-26页 |
3. 大学生考证的原因和信息来源 | 第26-31页 |
4. 大学生考证投入和准备方式 | 第31-32页 |
(二) 考证影响和证书的作用 | 第32-37页 |
1. 所考证书与专业的关系 | 第32-33页 |
2. 考证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 第33-35页 |
3. 大学生对证书的作用的看法 | 第35-36页 |
4.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考证的态度 | 第36-37页 |
(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 第37-42页 |
1.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程度分析 | 第37-38页 |
2. 考证前是否进行过规划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认识 | 第39-40页 |
4. 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满意度 | 第40-41页 |
5. 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其原因 | 第41-42页 |
(四) 小结 | 第42-44页 |
四、 大学生在考证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50页 |
(一) 社会方面 | 第44-46页 |
1.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 | 第44-45页 |
2. 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 | 第45-46页 |
(二) 高校原因 | 第46-47页 |
1. 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 | 第46页 |
2. 高校职业指导力度不够 | 第46-47页 |
(三) 学生自身 | 第47-50页 |
1. 就业观念落后 | 第47-48页 |
2. 创业意识淡薄 | 第48页 |
3. 就业能力不足 | 第48-50页 |
五、 对大学生考证的建议 | 第50-56页 |
(一) 大学生考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 第50-51页 |
1.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 | 第50-51页 |
2. 合理考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有利 | 第51页 |
(二) 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建议 | 第51-56页 |
1. 对社会方面的建议 | 第51-52页 |
2. 对高校方面的建议 | 第52-54页 |
3. 对大学生的建议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附录一 本科生访谈提纲 | 第59页 |
附录二 大学毕业生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三 大学生考证问题调查问卷——基于职业生涯理论视角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