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小额贷款公司概述 | 第10-19页 |
·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 | 第10-14页 |
·主流观点评述 | 第11-12页 |
·笔者观点 | 第12-14页 |
·小额贷款公司的价值 | 第14-15页 |
·小额贷款公司的特征 | 第15-17页 |
·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关金融机构的比较 | 第17-19页 |
·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 | 第17页 |
·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公司 | 第17-18页 |
·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9-27页 |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5页 |
·性质界定模糊 | 第19-20页 |
·监管主体混乱 | 第20-21页 |
·内部治理缺失 | 第21-22页 |
·风险防范薄弱 | 第22-25页 |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法律监管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制度保障在我国已出具规模 | 第25页 |
·理论基础在我国已逐步确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国外小额信贷机构法律监管制度的对比研究 | 第27-35页 |
·国外小额信贷机构法律监管的一般理论 | 第27-30页 |
·监管主体 | 第27-28页 |
·监管原则 | 第28-29页 |
·监管方法 | 第29-30页 |
·各国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经验 | 第30-33页 |
·美国 | 第30页 |
·孟加拉国 | 第30-31页 |
·印度尼西亚 | 第31-32页 |
·玻利维亚 | 第32-33页 |
·国外小额信贷机构法律监管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法律监管制度完善建议 | 第35-43页 |
·赋予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属性 | 第35-36页 |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监管主体 | 第36-37页 |
·确定央行和银监会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主体 | 第36页 |
·具体监管职责 | 第36-37页 |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管理机制 | 第37-39页 |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37页 |
·规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 第37-38页 |
·建立从业资格认证或考试制度 | 第38-39页 |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措施 | 第39-43页 |
·细化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的相关规定 | 第39-40页 |
·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准备金制度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页 |